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洋河1.2億存款不翼而飛事發一年稱不達公告標準

  • 發佈時間:2015-05-14 08:45: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胡笑紅  責任編輯:吳起龍

  繼酒鬼酒、瀘州老窖銀行存款離奇失蹤後,又一家白酒企業被曝上億存款不翼而飛,不過此次丟錢的洋河股份始終未就此事單獨發佈公告,市場人士質疑這種行為屬於信披違規。

  洋河股份4月29日發佈的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蘇酒集團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工商銀行鄭州解放路支行儲蓄存款1億元,截至2014年4月8日,儲蓄賬戶餘額僅為3.37萬元。此外,同樣是蘇酒集團貿易公司在中國工商銀行開封豪德支行儲蓄存款3000萬元,截至2014年6月30日,儲蓄賬戶餘額僅為669.4萬元。綜上,洋河子公司總計1.3億元存款丟失了1.23億元。年報對此事的説明是:該兩筆1.3億元儲蓄存款涉及侵權責任糾紛事項,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據公告,蘇酒集團貿易公司就上述兩起丟錢事件均已提起訴訟,目前案件正在審理過程中。

  記者注意到,洋河兩筆存款丟失時間都是在2014年6月30日之前,但是洋河股份去年所有公告包括2014年半年報均未披露此事。今年2月12日,在收到立案通知並且公安機關介入後,洋河股份當天仍未發公告披露,直到4月底的年報中才提及此事。白酒專家肖竹青表示:“這種不及時發公告的行為肯定違背資訊披露原則。”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也認為,丟錢不披露表明洋河並非嚴謹負責的上市公司。

  對於這種質疑,洋河董秘叢學年昨天回應:“上述存款糾紛達不到公告標準,在年報中披露就行了。”

  >>專家説法

  可能緣于“賣酒攬儲”

  “酒廠為什麼捨近求遠異地存款?存款不見了又不及時公告?背後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肖竹青説,“洋河是中國酒業最早推動利用銀行存款為交換條件實現銀行賣酒模式的開創者之一,這在行業內是公開的秘密,其行銷模式曾經是酒業學習的標桿。”

  據肖竹青介紹,白酒企業業績增長壓力巨大,但現金流和存款多;而銀行遭遇餘額寶等網際網路金融業務衝擊,存款搬家嚴重,攬儲困難,因此有銀行以幫助賣酒為前提,招攬酒廠異地存儲。一些融資困難的中小企業被迫接受銀行提出的“要貸款先買酒”的條件。有些銀行為攬儲,還變相支付酒廠財務顧問費或公關費,所以酒廠管理層就有動力捨近求遠跨區異地存款。

  “這種模式有其形成的原因,但也漸漸顯現出了弊端。最終為何存款不見了,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種可能是暗箱操作的額外條款不能兌現。”肖竹青表示,攬儲的資金掮客(很多是酒廠代理商)與酒廠財務或管理層勾結,把酒廠的異地存款默許定向放款給能賣酒的小貸公司或其他從銀行貸不到款的次級貸款人,如果能按時回款則皆大歡喜,如果不能按時還款,就有可能出現存款“丟失”的情況。

  >>背景

  多家白酒企業相繼丟錢

  2014年初,酒鬼酒1億元存款被曝不翼而飛,後經公安機關偵查,最終追回3699萬元,其他資金至今無下文。

  2014年10月,瀘州老窖發現在中國農業銀行長沙迎新支行的1.5億元存款“丟失”。2015年1月,其又公告稱,發現公司在中國工商銀行南陽中州支行等兩處存款異常,共涉及3.5億元。上月瀘州老窖表示,公司與農行長沙迎新支行、工行南陽中州支行儲蓄存款合同糾紛事項,共涉及金額3億元,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和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已分別受理兩案。而另外的2億存款,瀘州老窖稱已收到其中1億元及利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