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康駿會館上海部分門店關閉 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 發佈時間:2014-10-08 07: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去年底,上海纖體機構瑪花纖體突然關門,引發消費者維權難題以及業界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的重視。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商業預付卡引發的煩惱“昨日重現”。

  昨日(10月7日),記者走訪發現,上海知名養生機構康駿會館門店幾乎都已關門或不再提供官方營業,並且官網已不能訪問,官方客服電話也無人接聽。康駿會館僅在上海就有80余家門店,會員上萬人,其中不少會員的卡內餘額在幾萬元以上。上海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同時,另外一家養生機構麗池會所也出現門店關閉,這使得商業預付卡的消費維權問題引發行業關注。不少專家表示,單用途預付卡所呈現的監管難題亟需得到解決。

  上海約60家店停止會員服務

  資料顯示,“康駿”成立於2004年,隸屬於上海康駿投資有限公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100多家門店,其僅在上海就有80余家。

  在國慶長假期間,上海知名養生機構“康駿會館”突然“倒閉”,上海約60家門店一夜之間全部停止會員服務。康駿會館真光店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店內仍然提供服務,但所提供的服務只能用現金,不能用會員卡進行消費,而店內提供的服務也是員工的自發行為,目的是借此取得拖欠的工資。

  “現在是員工自己做,大部分還是原來店裏的員工,做的服務也還是之前的服務。”該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已經兩三個月沒有給我們發工資了,我們現在也沒有辦法跟公司總部聯繫。”

  真光店只是目前仍然在營業門店的縮影,目前仍然在營業的門店均不能使用會員卡。記者在漕寶路光大店發現,該門店已經停止營業,門店上寫著“暫停營業”的字樣。而公司龍茗路、吳中路、南京東路、天鑰橋路、武寧南路等多家“康駿會館”、“康駿養生”的門店,大多都已停業,門上張貼著內部整頓、暫停營業的通知。康駿會館位於吳中路1169號3樓的總部目前也無人辦公。

  事實上,有關康駿會館資金鏈出問題的傳聞早些時候已在網上流傳。據《勞動報》援引康駿會館虹梅路店的一位管理人員的話稱,目前員工已經向公安局報案,而公司欠薪的主因是老闆花了3000多萬元大辦店慶演唱會和商學院,導致資金鏈斷裂。

  記者撥打康駿會館官網提供的電話,均無法接通,就在昨日11時30分左右,康駿官網也已不能訪問。康駿養生官方微網志也于9月22日停止更新。

  10月3日,康駿董事長皮武靈在接受東方衛視採訪時表示,目前公司已經處於半癱瘓狀態,但表示“還在想辦法,會通過向朋友借錢、基金托底等方式,先解決員工工資問題。

  無獨有偶。近日,號稱“中國主題會所第一品牌”、申城高端養生機構麗池會所也有門店歇業。據《新聞晨報》報道稱,目前麗池會所武寧南路店和淮海中路店都已經關門歇業。

  預付卡監管問題待解

  此次康駿會館、麗池會所事件並不是個例,之前美容美發收會員費之後關門情況不在少數。目前類似的養生機構、纖體中心,甚至是美容美發行業,大部分都是通過預付費或預付卡等方式進行經營。

  實際上,出售預付卡是不少企業公開的融資渠道,但是對這種預付卡卻一直缺少明確的規範和監管。

  一位行銷專家告訴記者,通過這種方式在企業發展良好的時候可以幫助公司實現擴張,但企業一旦在擴張之中資金鏈條運作不順暢時,就可能存在風險,甚至是老闆故意卷款跑路

  去年11月1日,商務部發佈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執行,旨在全面加強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的管理,上海市去年底也啟動了單用途商業卡的備案制度。《辦法》規定,規模發卡企業、集團發卡企業和品牌發卡企業實行資金存管制度,存管資金分別不低於上一季度預收資金餘額的20%、30%和40%。

  根據《辦法》,規模發卡企業、集團發卡企業和品牌發卡企業可以使用擔保預收資金的保證保險 (放心保)、銀行保函等方式衝抵全部或部分存管資金。如果發生企業“跑路”事件,就能用這筆資金來賠付。

  但是一位纖體行業的公司高管告訴記者,該項《辦法》主要針對的是商場、超市等備案過的企業,但是並沒有對所有商家進行強制規定,現在對預付卡的監管,主要還依靠工商局以及行業協會,以及商家的自律。

  記者從上海市商務委網站查詢發現,麗池會所並未列在商務委公示的預付卡備案企業名單中。按照規定,沒有備案的企業,是不允許向消費者發放預付卡的。上海康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商務委完成了單用途預付卡備案,目前上海市商務委、勞動保障部門已介入調查。

  針對養生、纖體、美容等行業的預付卡亂象,上海李國機律師事務所律師鄔華良此前告訴記者,由於我國法律法規目前並未在預付費經營的資金規模、信用狀況等主體資質上設置門檻,“這一塊現在還是空白,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

  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美容化粧品商業專家委員會主任楊志剛此前表示,國外類似情況可以通過商業保險的方式進行解決,“出問題了由保險公司賠付,商家向保險公司支付一定保費,而我國還沒有類似的嘗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