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蘋果確認部分數據“存儲在中國” 被疑向政府妥協

  • 發佈時間:2014-08-18 08:04:33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馬晴燕 曲翔宇  責任編輯:陳晶

  “蘋果開始在中國境記憶體儲本地用戶數據”——國際媒體近日紛紛以此為題,關注蘋果公司確認已將中國用戶的部分數據存儲到中國電信的伺服器上。這意味著蘋果雲數據存儲首次進入中國大陸地區。由於中國電信是國有企業,不少西方媒體質疑蘋果公司意圖通過此舉“向中國政府示好”,但也有專家稱,資訊存在哪兒不是問題,只要蘋果手機依然留有攝取個人數據的裝置,中國用戶的個人資訊還是被蘋果掌握。

   美國“技術時報”網站16日稱,在蘋果和中國政府最近一輪爭吵過後,一件更有趣的事發生了:“一份新報告顯示,蘋果從15個星期前開始的將中國用戶雲數據儲存在中國境內的計劃已經完成,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可能並不喜歡這件事”。報道稱,中國電信是中國第三大電信運營商,擁有3億註冊用戶。

   路透社16日報道稱,蘋果公司在聲明中強調在中國儲存數據是“該公司提高雲服務速度和可靠性努力的一部分”,“將數據中心置於離用戶盡可能近的地方意味著更加迅捷的服務”。同時,蘋果公司稱,“一貫注重”用戶的安全和隱私,中國電信伺服器上的密匙將被離岸儲存,中國電信無權訪問用戶內容。

   英國《金融時報》16日報道稱,大多數美國科技企業都出於用戶安全考慮或因不願接受中國政府審查,避免在中國存儲用戶數據。路透社稱,因拒絕接受中國政府審查,谷歌2010年宣佈退出中國內地,微軟也出於同樣考慮一直沒在中國設立郵件伺服器。

   由於中國電信是國有企業,有媒體質疑蘋果公司此舉是在向中國政府“妥協”。路透社引述專業人士的話稱,蘋果要在中國做生意就必須遵從當局的要求,而中國政府不希望本國公民的數字服務提供商將伺服器設在外國。因此,若不在中國境記憶體儲本地用戶數據,蘋果很有可能“受到中國當局的打壓”。

   中國能源網資訊官韓曉平17日對《環球時報》表示,説蘋果此舉是對中國政府的“妥協”,實在是一種誤解。與中國電信合作後,蘋果公司依然能夠一如既往地從它銷售的手機裏獲得海量的個人資訊,並可以不經過用戶同意就把這些東西拿走。這些資訊無論存在哪兒,蘋果想看的時候就能看到。

   由於是週末,《環球時報》記者17日未能採訪到中國電信對此消息的説明。韓曉平説,對中國電信來説,只是出租了一些雲儲存空間。蘋果強調中國電信無法看到這些個人資訊,可能是真的。但除了中國電信看不到,美國聯邦調查局和中情局恐怕都能看到,甚至一些駭客也能看到。蘋果也許是對不太懂技術的中國老百姓做了形式上的“妥協”姿態,這種姿態對蘋果的市場銷售來説,可能有點意義,對中國用戶數據的安全,則完全沒有意義。

   路透社16日也有類似評論:“值得注意的是,離岸存儲的數據並不一定能夠躲避美國聯邦政府的查詢,比如在上個月,美國一位聯邦法官下令微軟交出其客戶存儲在愛爾蘭都柏林的電子郵件賬號。”

   《華爾街日報》16日猜測説,蘋果公司或許希望通過與中國電信的合作打消中國政府的安全顧慮。“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一直是蘋果寄予厚望的市場”。“技術時報”網站認為此事或與中國政府近期對跨國企業的反壟斷調查有關,稱中國政府“之所以停止調查蘋果公司,或許是因為該公司同意合作”。

   韓曉平説,蘋果此舉無法打消我們對它的安全疑慮。中國將蘋果移出政府採購名單,一些地方公務員也開始集體換掉蘋果手機,改用國産手機,“這是必要的安全措施”。大數據時代很可怕,比如一個人從大學生成長為老闆,一部蘋果手機可以記載下他的成長過程,美國公司和政府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小到分析一個人,大到可以分析整個民族的個性、心理、行為習慣,這對個人、公司、國家的安全都構成巨大威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