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汽車 > 正文

字號:  

大眾爆發“排放門”醜聞 累及中國市場

  • 發佈時間:2016-02-20 08: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寇建東  責任編輯:湯婧

  面對2016年1月的全球銷售數據,大眾集團CEO穆勒或許可以稍稍松一口氣了。

  大眾集團剛剛公佈的今年1月全球銷量數據顯示,雖然大眾品牌在包括歐洲、美國、巴西和俄羅斯等全球主要市場的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大眾品牌1月份在歐洲下降3.1%,在德國下降5.2%,在美國下降15%,在巴西驟降43%,在俄羅斯下降28%),但有賴於中國市場的強勁復蘇(大眾1月在華銷量400100輛,同比增長13.9%;其中,大眾品牌銷量306900輛,同比增長15.4%),大眾集團旗下所有品牌1月份全球銷量847800輛,同比上漲3.7%。

  40萬輛VS84.78萬輛,1月份的中國市場銷量幾乎佔大眾同期全球銷量的一半,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然而,爆發于去年9月的大眾“排放門”雖然已日漸平靜,但對中國市場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2015年9月18日,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與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發佈公告,稱大眾旗下部分産品在美國的排放測試中利用軟體控制的方法進行造假,共有大約482000輛柴油車受到影響。美國政府勒令大眾召回這些受影響的汽車,並表示該公司利用設備規避排放標準,對公共健康構成威脅。

  同日,美國環境保護局宣佈,大眾汽車承認蓄意欺騙美國政府的空氣污染檢測多年,根據規定,違反《清潔空氣法》最高單輛車的罰款金額為3.75萬美元,如果照這樣計算,大眾在美國涉及的48.2萬輛汽車,就意味著罰款的金額最高可達180億美元。這一鉅額罰單不僅超過了2010年豐田“剎車門”事件的12億美元罰款,甚至比2014財年大眾集團在全球範圍內的利潤總額126.97億歐元(約合143.30億美元)還要多。

  這一汽車業史上的最大醜聞爆發後,引發了大眾集團內部一系列的劇烈震蕩。

  在美國政府發佈公告5天后,大眾集團CEO文德恩率先辭職。隨後,奧迪技術開發董事會成員烏爾裏希·哈肯博格和保時捷研發董事會成員沃爾夫岡·哈茨也先後被迫離職。高層人事動蕩仍在繼續,被大眾管理層寄予厚望的“救火隊員”、前斯柯達董事長范安德在被臨危授命為大眾北美CEO前主動辭職;寶馬前高管Hinrich Woebcken被任命為大眾品牌北美業務負責人,將於今年4月正式上任……

  動蕩不僅在人事安排,在公司管理架構上,也幾乎推倒重來。在2015年9 月25日召開的特別監事會會議上,大眾決定對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品牌以及北美地區的管理架構進行全新調整。這一系列調整包括:重組北美區域;保時捷、賓利和布加迪組建跑車業務集群,系統地以模組化平臺為導向進行調整;成立集團産品策略、新業務、合作與控股、車聯網、環保排放管理等組織部門,旨在提升效率;加強品牌和區域管理職能以及簡化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組織架構。

  雖然展開了一系列主動救贖,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大眾將面臨的鉅額罰款已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公司未來的投資計劃。其中,中國市場不幸“躺槍”。

  在“排放門”事件爆發2個月後的2015廣州車展上,大眾汽車集團執行副總裁、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兼執行副總裁蘇偉銘透露:“一汽-大眾股比調整的事情暫緩2-3年。”同日,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也同樣表示,基於財政方面的考慮,推遲在一汽-大眾股權增持計劃,大概推遲2-3年的時間。

  這意味著,大眾集團苦等了十餘年的增持一汽-大眾股比的夙願,在臨門一腳之際再度生變。成立於1991年的一汽-大眾是目前國內合資車企中少有的中外股比為60:40的企業,多年來德國大眾方面也一直謀求提升在合資公司的股比,以獲得更多利潤分成。2014年10月,在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訪問德國期間,傳聞多年的一汽-大眾股比調整事宜終於獲得突破。根據當時一汽集團與德國大眾達成的協議,一汽-大眾股比將調整為51:49。

  最新消息顯示,2016年,大眾集團在中國總投資將超過290億人民幣,發佈60款新車。未來,SUV和電動車型將是大眾汽車在華的發展重點。然而,由於一汽-大眾股比調整被推遲後,大眾寄希望通過從中國市場獲取更高利潤以提升集團整體利潤率的願望落空。這意味著,大眾不得不在未來至少三五年投入更多産品,通過銷量提升彌補利潤總額的不足;而這,又意味著大眾必須對中國市場加大投資。

  中國市場的地位無可撼動,在中國市場如何做出平衡,大眾需要拿出更大的智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