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汽車 > 正文

字號:  

中青報:靠股比提升中國汽車競爭力是自欺欺人

  • 發佈時間:2014-10-16 09:45:4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最近,有消息稱,大眾增持一汽大眾股權一事已經塵埃落定,一汽大眾合資公司的股比結構將由現在的中德60:40調整為51:49,中德雙方已于10月10日簽署了延長經營期限的合資合同。

  近年來,大眾和奧迪品牌在國內的銷量突飛猛進,但中德60:40的股權比例卻影響了大眾的利潤分成。大眾增持一汽大眾股權的努力持續了多年,有人質問大眾:剛合資時大眾怕擔風險,不敢按50:50的比例分擔股權,如今銷量見漲了,又來增持股權,這公平嗎?今天大眾如願了,很多人覺得這是個悲哀。

  但仔細想想,股比限制除了能給中方帶來更多利潤分成外,還能帶來什麼股比限制來提升中國汽車的自主研發能力,已經被事實證明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話。合資模式都進行30多年了,汽車國企的自主研發能力有幾個強大的?有幾個掌握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幾乎沒有。它們的競爭力不但比不上外資品牌,連比亞迪、吉利、長城這樣的後來者都比不上。

  從利潤來看,過去這些年,儘管中方有股比限制罩著,外資公司依然沒少撈錢。借助在核心零部件領域的話語權,外方股東掌握了汽車産業鏈近70%的利潤。最後,中方只留下了一小部分利潤,自主研發能力沒什麼提升,核心零部件研發進展緩慢,品牌建設就更不用提了。股比限制已經變成一道千瘡百孔的堤壩,不能為中國汽車産業提供多少保護了。

  相反,股比限制如同鴉片,讓汽車國企越吸越上癮,喪失了市場競爭的警惕性和戰鬥力,整天躺在合資公司的成績單上睡大覺,分利潤,給外資公司做配角,不去努力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雖然借著股比限制的政策福利分得了很多提成,但也是富而不強,虛胖。直到最近幾年,在國家的一再催促下,汽車國企才開始重視自主研發能力,但大好的光陰已經浪費了許多年。

  有汽車國企的老總説,靠合資公司賺的錢來搞自主研發,打造自主品牌。如果放開股比限制就走不通這條路了。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但過去那麼多年,中方也分了不少利潤,為何一直沒做好自主品牌?

  日韓汽車企業相對於歐美汽車企業,起步都比較晚,他們成功的原因都在於注重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單幹創業。再者,放開股比限制將是大趨勢。吉利汽車總裁李書福就堅持要求放開股比限制,因為放開之後,合資公司沒有中方夥伴跑政府關係,合資公司的競爭力就會大幅下滑,民營汽車品牌就能趁機發展起來。

  因此,提升中國汽車競爭力,靠股比限制是沒用的,靠政策支援也不長遠。其關鍵是培養一批人,一批真心想幹好自主品牌,願意認真鑽研,踏實進步,鍥而不捨的人。有了這些人,有了這種文化氛圍,才能制定好的汽車發展戰略和汽車政策,才能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和品牌知名度,才能為中國汽車的發展提供根本保障」殺認拗婆嘌中國汽車競爭力,就如同父母溺愛長大的孩子,永遠做不強,反而鑄就了依賴思維,不思進取�

  根據消息,股比調整後,一汽集團仍然處於控股地位,雙方股東對一汽大眾的産品規劃、智慧財産權、生産規劃都給予支援。合同還特別約定,合資各方將進一步支援一汽大眾提升研發能力和規劃能力,開發新能源車産品。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照顧了中方的利益,給一汽發展提供了窗口期。如果一汽能抓住機會,不重蹈過去30年躺在合資公司成績單上分錢、睡大覺的惡習,發憤圖強提升自身造血能力,那麼依然有希望提升核心競爭力。如果重蹈覆轍,或許該考慮一下解散一汽的自主品牌了。

  總之,靠股比限制保護傘混飯吃的日子不會長久了。對大眾增持一汽大眾股權也不必大驚小怪,這是遲早的事,汽車國企也早該想想對策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