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河南滑縣糧農遭遇豐産不豐收:100畝地賠數萬

  • 發佈時間:2015-11-05 07:5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河南今年夏糧産量702億斤,秋糧增産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總産有望再創新高,超過1200億斤,實現‘十二連增’。”10月30日,河南省副省長王鐵在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的分會場發言時透露。

  然而與此同時,今秋糧食收儲價格大幅下降,農民出現了“增産不增收”現象。

  糧價大跌,將帶來哪些影響?農民的地裏該種點啥?農民將如何應對糧價大跌的現實?市場導向和政策引領的作 用如何……帶著一連串的問號,中國青年報記者近日走進河南滑縣的田間地頭和大街小巷尋找答案。滑縣是中原經濟區糧食生産核心區、中國小麥第一縣、河南省第 一産糧大縣、中國糧食生産先進單位、中國唯一的糧食生産先進縣。解剖具有“中原糧倉”“豫北糧倉”之稱的滑縣,具有較為典型的標本意義。

  ——編者按

  明年地裏到底該種點啥

  “現在價格太低了,想等一等再賣。”河南省滑縣農戶馬正如説,玉米今年又是豐收年,本來是個喜悅的事,然而,馬正如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去年,馬正如在當地流轉了100多畝地,買了播種機、收割機等農用機具,開始種糧食。“一下子就賠了好幾萬元”,他對自己的錯誤預判懊悔不已。

  據了解,今年河南省大部分地區新玉米的收購價格為每斤0.8元左右。而去年同期,新玉米的收購價格基本在每斤1.05元以上。

  今年,“河南産糧第一縣”滑縣小麥種植面積172.32萬畝,比去年增加0.54萬畝;平均單産1037.6斤,比去年增長3.4%;總産 89.4萬噸,比去年增3.7%。秋糧種植面積111萬畝,比去年增加2.4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107.8萬畝,比去年增加3.1萬畝。全年糧食單 産、總産有望再創新高。

  但增産並不意味著增收,很多種糧大戶遭遇到馬正如一樣的困境。賣糧難導致連鎖反應,現在不僅是種糧大戶難以為繼,就連一些糧食經紀人、農資經銷商也受到影響。

  “沒有地方盛放糧食,萬一發黴了,就更廉價了。”馬正如打算先低價出售一部分,把購買農資和租金的欠款還清,然後驅車前往滑縣農業局等相關單位,向專家請教種植資訊,摸索市場行情。

  根據農業部發佈的9月農産品供需形勢分析日報,隨著新玉米陸續上市,市場供應壓力進一步加大,而需求依然疲弱,預計後期國內玉米市場將繼續走弱,價格仍有下行壓力。

  對於小農戶而言,糧價大跌帶來的收入影響相對較小,而對於流轉土地生産糧食的種糧大戶來説,由於糧價大跌,有一部分人就可能不再承包土地,或將打擊其種糧積極性。

  馬正如打算土地合同到期後,就不再續約。“現在看種糧太冒險了。”馬正如説。“明年到底該種點啥?”這成了擺在馬正如這些種糧大戶面前的難題。

  受糧價下跌影響,滑縣老店鎮最大的糧食收購點負責人耿瑞昌感嘆:“生意越來越不好做。”

  “目前還有2000噸庫存,去年每斤1.2元收購的玉米還囤著呢!”幹了十幾年糧食收購的耿瑞昌直撓頭,“今年來賣糧的基本都是著急用錢,手頭不緊的都在觀望,農民不敢賣,我們不敢收”。

  耿瑞昌認為今年糧價大跌主要是受消費端影響。耿瑞昌説,全國60%以上的玉米作為飼料使用,然而,從2012年起到2015年年初,生豬價格一直處於超跌區域,打擊了養殖業生産,這對玉米消費構成較大的市場壓力。

  耿瑞昌坦言,每年新玉米收穫之時,往往會伴隨著價格走弱,但是今年的行情和跌幅之大確實沒料到。

  農民種糧期盼“保險箱”

  10月29日一大早,河南省滑縣的一家農村信用社前便排起了長龍,農戶們拿著專用銀行存摺等待領取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今年63歲的滑縣西杏頭農民蔡明蘭也在隊伍裏。“一畝地補貼101塊6毛4,沒去年的多啊!”老蔡的一句話吸引了不少注意,三五個老漢迅速聚集閒聊起來。

  “糧價今年也低啊!”

  “這地是不能再種了!”

  “我的4畝8分地,不種地還能幹啥?”蔡明蘭感嘆道。

  老蔡去年得病偏癱,出院後右半邊身子不靈便,他扶著停在邊上的電瓶車,做著簡單的康復訓練動作。

  為省下每畝50元的收割錢,蔡明蘭堅持拖著時常麻木的右腿幹活兒,從秋收到播種,他花了整整一個月。

  而與蔡明蘭有相同看法的農民佔很大比例,受限于自身綜合素質、年齡、資金、地理位置等主客觀因素,很多農民將種糧當作主要營生。

  “堅守土地”成為農業大省河南的不少農民,特別是年齡較大的農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河南省安陽市一位鄉鎮幹部説,一方面糧食價格不樂觀,是 存是售成為一個很糾結的問題;另一方面如何創收又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規模化經營未全面鋪開的情況下單靠種糧顯得單薄無力,不堅持種糧又沒有別的更好的出 路,所以農民“地還是要種,糧還是要賣”,但具體什麼時候賣糧,還要看整個市場行情。

  蔡明蘭鄰村的孟凡正也“受了不小打擊”。今年8月的一場強對流天氣,導致滑縣部分地區的玉米作物嚴重受災,老孟家的4畝玉米連片倒地。

  “我剛澆了一茬水,就下冰雹了”,孟凡正連連搖頭,“當時一想到絕收就愁得睡不著覺。”

  唯一讓老孟欣慰的是“為玉米買了農業險”,出現造成農作物絕收或減産的,能得到一部分賠償。

  “農民種地不容易,都想進‘保險箱’,天災人禍有保障了,農民種起地來也帶勁。”孟凡正説。

  據村會計介紹,每畝保費27元,農戶只需繳納4元,保險公司將根據受災情況進行賠償,最高額賠償可達300~400元。“農業保險,在一定 程度上有效提高了農戶抵禦生産經營風險的能力,同時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也起到積極作用。”這位村會計説,“滑縣是傳統種糧大縣,降低農民種糧風險對保障糧 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少種糧食多种經濟作物怎麼樣

  “谷賤傷農”,如果農民少種糧食多种經濟作物會如何?滑縣有關方面負責人認為,滑縣作為中原經濟區糧食生産核心區、中國小麥第一縣、河南省産糧第一大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責任重大。而滑縣農業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多種其他經濟作物的市場風險不能忽視。”

  “效益高,市場風險也大”,滑縣種糧大戶齊建斌説,“‘該種啥’是需要掂量的問題。”

  5年前齊建斌看中了土地流轉的機遇,一舉流轉了近2000畝土地。這些地主要種植大蒜和南瓜,除了滿足加工廠需求,還銷往山東、開封等地。

  “種地是一門大學問”,下一步,齊建斌也打算增加種植的種類,“不能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裏”。

  滑縣農業局種植業股股長鄭磊告訴記者,相對而言,雖然種植小雜糧或經濟作物的效益較高,但是它不像小麥、玉米那樣有國家托市收購,價格完全由市場調節,因此價格波動、市場風險會更大。

  “有農戶反映,前年種植大蔥趕上了好行情,價格達到每斤1.8元,每畝凈賺萬把塊錢。去年滑縣城關鎮大林頭村、張固村和老店鎮前小莊村農民,種植的1000多畝大蔥喜獲豐收,可外銷價格每斤只有0.35元,只有前年的五分之一。”鄭磊説。

  如何破解“增産不增收”怪圈

  增産不增收的現象令人深思,如何走出這個怪圈?滑縣近年來出現的新型合作社為破解難題提供了一種思路。

  與中聯重科“聯姻”的滑縣瑞陽糧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有社員326人,流轉土地3.5萬畝。該社經理孫黨輝告訴記者,大型農業機械化示範農場能夠實現糧食標準化生産,能夠提高糧食産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孫黨輝説,通過社企雙方深入合作,訂單種植,生産適銷對路的農産品。

  今年,該合作社向茅臺集團輸送第一批貨源——4000噸優質小麥,單價每斤1.8元以上,而同期小麥的市場價格在每斤1.2元左右。“與光明乳業簽訂收購協議,為萬頭奶牛供應玉米和秸稈400多噸。”孫黨輝説。

  孫黨輝介紹,合作社在運作規模、土地管理、資金投入、技術支援等方面,比一般小農戶及個體種糧大戶有顯著優勢。

  據了解,目前,永達食品、光明乳業、牧原生豬等行業龍頭企業相繼入駐滑縣,將促使更多糧食就地轉化增值。

  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著重強調,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支援種養大戶、家庭農牧場、農民合作社、産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9月24日,李克強在河南省長葛市老城鎮西關村高標準農田,看玉米長勢當場就估出了畝産。看到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現代化運營,李克強對土地流 轉、農業合作社點了讚。他問長葛市農技推廣中心胡金環,規模化多大面積效益最好?胡金環根據自己的經驗説:“200畝左右的規模應該最好。”李克強總理點 點頭説:“這裡土地流轉做得很好,土地流轉面積大一點效益就好一些,但要適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