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論”屢見不鮮。2025年再次被冠上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之名。但筆者認為,這更多像是一種對未來的期待。人形機器人産業不能僅滿足於概念的狂歡,而應理性看待行業現實的處境。
首先,人形機器人通用大模型尚未發展成熟,這是當前面臨的關鍵瓶頸。
在大腦的智慧程度和泛化性未能有效解決之前,量産的人形機器人可能只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存在。這樣的機器人在複雜多變的非結構化場景中,可能無法像預期那樣靈活應對突發情況或高效執行任務。這就導致量産的機器人可能面臨市場需求不足的困境,企業不得不承擔較大的資金壓力和市場風險。
其次,從市場需求來看,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市場尚未形成。
目前,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相對有限且碎片化,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工業生産環節、科研試驗以及少數高端服務領域。在家庭消費市場,人形機器人雖然被寄予厚望,但高昂的價格、有限的功能以及消費者對其安全性和實用性的疑慮,都使得人形機器人暫時難以走進普通家庭。
例如,一款具備基本家庭服務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售價往往高達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遠超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而且,其能夠完成的家務勞動如清潔、護理等,與傳統家電相比,在性價比和可靠性上並無明顯優勢。這就意味著,當前人形機器人的市場需求還不足以支撐整個行業的高速、大規模發展。
基於此,筆者認為,人形機器人行業需要商業化“元年”,但也需要持續在技術和生態的“精進”。
一方面,企業需沉下心來,加大對下游生態培育的投入,積極拓展應用場景,深度挖掘用戶需求並優化産品功能與之適配。在産業鏈方面,要著力攻克關鍵技術難題,加強自主研發與創新,構建穩定可靠且高效的供應鏈體系。
另一方面,政府與行業協會也應發揮引導與扶持作用,制定相關政策促進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合作,加快各地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差異化建設,為産業長遠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與市場環境。
只有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産業鏈整合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人形機器人才能真正實現從“元年”到廣泛應用的跨越,為人類社會帶來真正意義上的福祉。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