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分數線公佈後,志願填報成為考生和家長關心的話題。今年高考季,一些機構面向考生提供高考志願填報服務,有不少聲稱憑藉行業經驗給出填報參考建議,收費動輒上萬元甚至數萬元,這類服務真的專業嗎?《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志願填報服務成“熱門生意”
6月23日,北京市2024年高考分數公佈前2天,記者以考生家屬身份來到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一家高考志願填報機構內諮詢。一位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往屆的輔導案例,服務購買高峰期從5月持續到6月底,並強調“輔導老師都具備高招經驗以及心理學專業等方面的背景”。記者看到,價目表上,輔導老師的收費從1萬多元到3萬多元不等。
“我們聊了一上午,老師講了很多我們之前不知道的招生政策。”特意趕來該輔導機構的河北考生家長何蘭(化名)説,她為孩子簽約了相關服務。“既要填學校還要填專業,我們不太懂,1萬多元雖然有點貴,還是想力所能及地對孩子負責。”這位家長表示。
近年來,和何蘭一樣通過諮詢機構或規劃師為高考志願填報付費的家長不在少數,付費需求增多,帶動高考志願填報成了“熱門生意”。
與此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魚龍混雜的現象。記者調查發現,有的志願填報輔導機構急於擴充業務,快速招募所謂高考志願填報規劃師後,僅簡單培訓一些“話術”就安排上崗;有的機構在直播間引流,提供實際輔導時卻“貨不對板”,服務水準大打折扣;還有一些個人高價出售所謂的“高考志願填報資料包”,而其中的數據、內容陳舊甚至不真實……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一些“網紅機構”或“名師”利用考生、家長的焦慮心態,兜售高價志願填報服務,而提供的服務卻並不專業,給考生和家長的院校、專業資訊並不全,容易對考生和家長産生誤導。
重在幫助考生認識自我了解專業
業務規模逐年漸長的高考志願填報服務,到底能提供哪些服務?填報機構或規劃師是否真的掌握行業“資訊差”?
“在學生生涯規劃的過程中,高考志願填報屬於其中的一個決策行為。”高考志願填報規劃師姜殿軍從2019年開始專職提供一對一的輔導服務。在他看來,要完成志願填報這個決策,需要幫助考生完成了解自我的內部探索、認識高校專業和職業的外部探索,以及根據內外要素的匹配度給出決策方案。
“以北京市填報要求為例,不包括本科提前批志願,每位考生要填30個院校意向,每個院校6個專業,難就難在這180個專業怎麼挑、怎麼選。”上述輔導機構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服從調劑,基本都能投檔成功,但調劑專業不一定符合考生和家長的期望,規劃師的主要作用就在於通過多年積累的行業經驗,來幫助考生降低整體的調劑風險。
對於志願填報服務的效果,來自北京的考生家長梁先生持保留意見。儘管已經購買了填報服務,梁先生並未將其作為女兒高考志願填報的唯一參考,主要是希望盡可能全面、高效地掌握填報細節。
“填報志願需要兩方面的資訊齊全,一是學校的資訊,二是自己的資訊。而大多數考生不太明晰自己的優勢、潛能和興趣在哪。”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確實能夠幫助考生將以上兩方面資訊明確,那這個志願填報服務是有效的,但如果僅僅以掌握的高校、專業和政策等外部資訊為主要服務內容就收取高額服務費,顯然是不合適的。
探索多渠道資訊共用和互補
6月19日,教育部發佈2024年高考志願填報十問十答,建議考生和家長及時關注本地官方權威渠道發佈的消息內容,在資訊查詢時認準官方權威渠道。同時,教育部今年首次在“陽光高考平臺”推出免費的陽光志願資訊服務系統,將海量數據系統整合,進行個性化匹配推薦,從專業、就業、職業等多方面幫助考生了解學校和專業。
“數據詳細、查詢方便的資訊服務,可以幫助考生和家長做更為理性的志願選擇。每所高中學校,也可利用這一免費志願填報資訊服務系統,對考生和家長進行指導。”熊丙奇認為。
記者注意到,多地高中、大學也在積極主動地為考生和家長提供資訊參考,通過多種渠道促進報考資源共用和資訊互補。
熊丙奇提醒,要從考生的興趣、能力出發,報考適合的院校和專業,不能盲目跟風追逐“熱門”,切勿迷信機構宣傳的掌握所謂“內部資訊”,避免陷入高考招生詐騙和志願填報詐騙。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