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正文

字號:  

地方投資盛宴開啟:14省投資規模合計逾15萬億

  • 發佈時間:2015-02-04 14:44: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梁敏  責任編輯:朱苑楨

  地方重點項目投資盛宴開啟

  14省份投資規模合計逾15萬億,側重基建、環保、民生三大主題

  一些省市正馬不停蹄地預備“彈藥”備戰2015年。本週一,四川推出總投資近3萬億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這是今年以來第14個發佈2015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的省份。此前,福建、湖北、湖南、河南等都公佈了上萬億投資計劃,安徽、寧夏、貴州、廣西、新疆、雲南、江蘇、浙江等省份今年投資也達數千億元。

  據上證報資訊粗略統計,目前14個省份重點項目投資計劃總規模逾15萬億元。這一數字已經超過去年全國財政收入總額。

  根據各省公佈的投資方向,交通、能源、農林水利、資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民生等領域是重點。除此之外,産業轉型升級也是投資重點,不少省份大舉投資戰略性新興産業。

   三大投資主題:基建、環保、民生

  1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14年全國經濟增速放緩至7.4%,隨後全國31省份相繼公佈各自地區生産總值。除了西藏以12%勉強完成經濟增長目標外,其餘30省份全部未能完成各自預期目標。並且,各省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強調,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因此,“擴大有效投資”成為各省穩增長的抓手。

  湖南、福建是較早發佈投資計劃的省份。1月14日召開的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傳出消息,湖南省今年將推進“511”重點投資計劃,總投資1萬億元。1月15日,福建省政府透露,2015年省重點項目名單已確定,共490個,總投資30435億元。

  隨後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上,不少省份也都明確提出了今年重點項目投資情況。

  根據河南省發改委1月28日向河南省兩會提交的報告,河南省2015年計劃總投資3.57萬億,其中8000個重大項目計劃完成投資1.5萬億。而浙江省發改委向該省兩會提交的報告指出,年度推進省“411”重大項目960個左右,計劃投資7200億元左右。

  此外,安徽、江蘇、寧夏、新疆、廣西、雲南、貴州、湖北等省也相繼發佈重點項目投資情況,計劃投資規模從2000億元至8000億元不等。

  剛步入2月份,2日召開的四川省2015年投資和重點項目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就提出,今年500個省重點項目總投資2994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188億元。

  上證報記者梳理各省重點項目投資目錄發現,各省今年不約而同地瞄準交通、能源、農林水利、資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民生等領域。

  如,福建省3萬億重點投資項目就主要涉及農林水利、交通、能源、城鄉建設與生態環保等領域;江蘇則預計完成投資4900億元,加大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能源輸儲設施、交通網路以及農業水利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力度。

  西部省份對基建投資重視尤甚。廣西今年重點項目投資200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984億,佔比最大,其次為民生及社會管理、生態環保;新疆計劃投資3000多億元,用於重大水利、交通、能源等項目建設;雲南今年將重點督查20項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1371億元。其中,鐵路、公路、機場等項目投資731億元,佔比超過一半。

  另外,西藏今年將新開工建設16個重點項目,其中交通、水電項目涵蓋13個。青海則表示,今年將圍繞構建交通、能源、水利、資訊、生態等五大支撐體系,持續謀劃開工建設一批大項目。

   産業轉型升級是重頭戲

  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央進一步強調經濟增長品質,地方在投資結構上也更注重對“産業轉型升級”的投資,這也是今年重點項目投資的一大亮點。

  從四川省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來看,産業類投資依然是“重頭戲”,項目數達281個,佔總量的56.2%。其中,圍繞轉型升級安排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74個,年度計劃投資312億元。

  在浙江省今年重點項目投資中,産業轉型升級類投資和基礎設施完善類投資“平分秋色”,兩大類別投資均超過2000億元。

  湖北今年要確保完成投資2.9萬億元以上,重點投向高端製造、高新技術産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環保、基礎設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等。

  另外,有的省份還將重點項目投資直接對準戰略性新興産業。貴州表示,今年將積極培育壯大五大新興産業並完成投資4600億元。包括電子資訊産業、醫藥養生産業、現代山地高效農業使農産品加工業、文化旅遊業、新型建築建材業。

  在北京的投資規劃中,“高精尖”産業培育是重點項目投資的五大領域之一。另一大領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

  而從1月30日公示的2015年河北省重點項目名單來看,河北也是主打戰略新興産業,尤其是製造業。

   錢從哪來?地方劍指PPP

  目前已經出臺的地方政府重點項目計劃投資超過15萬億元,這一數字已高於去年逾14萬億的全國一般公共財政收入。如此大規模的投入,錢從哪來?

  “雖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的基調是積極財政政策,但地方政府這一塊很困難,43號文之後地方政府融資渠道被大大壓縮,房地産行業疲軟導致賣地收入銳減,實體經濟不景氣導致稅收下降。雖説可以發地方政府債,但規模太小!”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級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坦言,地方財政難積極。

  地方財政面臨多重壓力,那麼要完成投資計劃,錢到底從哪來呢?不少省份將目光投向民間資本。

  西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馬菁林在談及西藏今年投資情況時表示,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引導其參與到西藏社會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市政公用設施領域、重大基礎設計領域、重點産業發展領域的建設和運營。

  浙江省發改委在部署其在“411”重大項目建設行動計劃時強調,“更加重視投融資體制改革,更加重視民間投資主體作用。”

  湖南省發改委主任謝建輝在解析該省“1萬億的投資計劃錢從哪來”時指出,資金來源重點是通過改革創新,一個是改革投資審批制度,二是創新投融資模式,核心是引導民間資本、社會資本的投入。

  對於民間資本如何進入,謝建輝認為,“PPP是一種方式,股權融資是一種方式,資産證券化也是方式,還有其他很多方式。只要覺得民間資本能夠選擇的合作模式或者進入模式,都可以。”

  儘管吸引民間資本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各省更傾向於推廣PPP模式。不久前湖南省就向社會重點推出了首批30個PPP示範項目,總投資額583億元,涉及交通市政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等領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