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政策市場 > 正文

字號:  

央企招待費一減一增躲貓貓難掩蓋大手大腳花費

  • 發佈時間:2014-11-04 08:45: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龍

  央企招待費躲貓貓 監管不應視而不見

  央企財報上的一減一增引起網民猜疑。據媒體報道,今年前三季度,在管理費用下降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央企選擇了“隱藏”業務招待費,部分央企財報中相關數據和科目已徹底消失,財務報表中的“其他”科目金額卻在大幅增加。

  網民認為,央企模糊賬務旨在掩蓋花費,逃避監督。若想讓央企的業務招待費真正降下來,還需治本之策,既要簡政放權,激發央企活力,更要加強監管,約束權力。

  一減一增暗度陳倉

  報道稱,在半年報中,部分央企雖然披露了業務招待費詳細數據,並且有所下降。但“其他”費用一項,卻出現不同程度增長。在管理費用下降的同時,一些央企的行銷成本卻明顯上升。如中國遠洋,今年前三季度,其銷售費用為1.0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約1800萬元,增長了約22%,而同期營業收入僅增長2.88%,兩者相差超過七倍。

  “原來是弄到招待費發票報銷後把錢裝進腰包裏,現在管得嚴了,就不敢報銷了,所以今年就沒有招待費了。”網民“曉風殘月SX”調侃道。

  網民“黃羊灘”説:“這樣躲躲閃閃的小把戲,不僅手法拙劣,難以掩蓋部分央企大手大腳的花費,也不免讓人懷疑,這樣改來改去的企業年報是否嚴肅,又有多大的可信度?”

  模糊賬目躲避監督

  在一些網民看來,多家央企模糊處理業務招待費的目的很明顯,即躲避監督。

  “模糊處理賬務,招待費隱而不報,讓公眾去猜,究竟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誰也不好説。不好説也就可以不説了,這至少是央企們所期待的。”網民“江錫鈺”説,央企是全民企業,必須接受國人的監督,其中的上市公司又必須接受投資者的監督。“如此模糊處理企業的招待費,讓公眾摸不著頭腦,就是對公眾的戲弄,是拒絕監督的宣言。至於拒絕監督的目的是什麼,大家都懂”。

  網民“hujun75_75專注財稅實務”則表示,央企一樣是市場化企業,在工程類完全市場化的環境下,企業中業務招待費只要是合理合法,並符合投入産出比率就是應該給予肯定的。此外,不應該用絕對金額來比較,應該用佔銷售收入的比率來比較。對於壟斷性國企也應該清查業務招待費。

  該亮劍時就得亮劍

  有網民認為,若想真正讓央企的業務招待費降下來,還需治本之策。

  網民“胡印斌”建議,必須持久不懈地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真正見到實效,在改善企業生存環境的同時,增進全社會的福祉。一直以來,囿于計劃經濟的慣性思維,公權力對企業干預過多、過細,特別是在央企,往往形成了兼具政府與企業的運作模式,企業很難完全按照市場規律行事,甚至既不像政府、又不像企業。這種情況理當迅速改變。

  還有網民表示,政府也應該加強對企業行為的事中事後監管,不能放任自流。網民“江錫鈺”表示,本來上市的央企有資訊披露的法定義務,信披的要求也是詳實具體,這恰恰是完善監督機制的有利條件,現在年報披露卻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玩弄于股掌之間。對此,證監會、國資委,乃至中紀委都不應視而不見。該亮劍時就得亮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