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一季度網路詐騙每人平均損失3600元

  • 發佈時間:2015-05-14 07:17: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吳琳琳  責任編輯:謝淩宇

  最新發佈的《2015年第一季度網路犯罪數據研究報告》顯示,今年1-3月,北京網路安全反詐騙聯盟共接到網路詐騙報案4920例,報案總金額高達1772.3萬元,每人平均損失3602元。用戶遭遇手機詐騙時的每人平均損失約為電腦詐騙每人平均損失的2倍。

  虛假中獎每人平均損失最大

  《報告》指出,PC用戶報案的所有詐騙類型中,虛假兼職以44.1%排在首位,其次是退款欺詐13.4%、網遊交易12.4%,這三種詐騙類型佔PC端詐騙類報案總量的近70%。而在手機端用戶報案中,虛假中獎以22.2%排在首位,其次是釣魚盜號18.5%和虛假兼職12.8%。

  2015年第一季度,無論是在PC端還是在手機端,虛假中獎都是造成用戶每人平均損失最大的詐騙類型。另外,與手機端詐騙造成的每人平均損失普遍高於PC端詐騙的情形不同,虛假中獎和金融理財類詐騙給PC端用戶造成的損失要遠遠大於給手機端用戶造成的損失。

  平臺新增惡意程式主要是資費消耗

  《報告》提到,網路詐騙犯罪的手段有惡意程式、釣魚網站、詐騙短信等。今年一季度平臺新增惡意程式主要是資費消耗,佔比高達92.0%;其次為隱私竊取(4.9%)和惡意扣費(3.1%),這三類惡意程式佔總量的99.95%,其餘類型的惡意程式新增量只佔到0.05%。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360手機衛士共為全國用戶攔截各類垃圾短信約96.9億條,較2014年第一季度的209億條同比下降53.6%,較2014年第四季度的124億條環比下降21.9%,平均每天攔截垃圾短信1.07億條。在所有垃圾短信中,詐騙短信佔12.1%。而在詐騙短信中,冒充熟人的最多,佔28.5%,其次是虛假中獎25.6%,冒充銀行19.9%。

  個人資訊洩露是網路詐騙猖獗主因

  《報告》直指,個人資訊洩露嚴重,是網路詐騙得以猖獗的重要原因。特別是虛假中獎、退款詐騙、遊戲交易、虛假票務、釣魚盜號等形式網路詐騙,都或多或少與受害者個人資訊洩露相關。從2015年第一季度的報案材料來看,與個人資訊洩露相關的網路詐騙報案數量為1601例,佔報案總量的32.5%,這一數字是2014年同期的兩倍多。進一步統計顯示,約29.2%的PC端詐騙和43.5%的手機端詐騙都與個人資訊洩露或竊取個人資訊有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