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豪車係扎堆降價示好 監管層發文欲破暴利根源

  • 發佈時間:2014-08-04 08:59: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錢瑜  責任編輯:謝淩宇

  汽車反壟斷下一站:制度改革

   汽車行業的反壟斷調查依然繼續發酵。昨日,北京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奔銷售公司”)宣佈,為回應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對國內汽車行業的反壟斷調查,從9月1日起調整部分維修配件的價格。業內認為,從2011年發改委發起反壟斷調查開始,到今年7月豪車企業紛紛以降低新車價格和零配件價格做出回應,針對豪車的反壟斷風暴似乎在一步步指向汽車産業鏈根深蒂固的暴利根源。

   進展:反壟斷三年效果初顯

  根據北奔銷售公司的公告,此次部分維修配件的價格調整將涵蓋賓士全係車型,範圍包括超過1萬個配件。其中,擋風玻璃降價29%,轉向助力泵降價24%,散熱器降價16%。北奔銷售公司售後服務執行副總裁南迪表示,通過此次調整,部分維修配件價格平均下調15%, 進一步降低了客戶使用車輛的成本,提升了賓士在售後服務市場的競爭力。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從2011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和商務部反壟斷局就開展了對汽車行業的反壟斷調查。外資車企,尤其是豪華車製造商,被指通過天價進口車的縱向壟斷和零配件壟斷從中國市場牟取暴利。

  今年6月,商務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開展地區封鎖行業壟斷問卷調查的通知》,旨在對國內汽車市場的潛在壟斷行為進行調查。7月,國家發改委開始約談多家豪華品牌車企,也被認為是針對豪華車的反壟斷調查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業內認為,從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透露出的信號顯示,國內部分車企存在的涉嫌壟斷行為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進口車價格虛高;二是售後市場零部件供應渠道壟斷;三是車廠與4S店限價限區域銷售。

  根源:單一品牌獨家授權造成壟斷

  雖然時隔近三年,但顯然今年相關部門對國內豪華車品牌的反壟斷調查效果更明顯。

  7月25日,捷豹路虎發佈消息稱,自8月1日起,下調旗下3款車型的指導價格。

  幾乎同時,在售後領域,豪華車不約而同降低了配件和保養的價格,繼賓士在7月1日正式將部分車型的保養費用下調後,奧迪隨後正式宣佈,于8月1日起主動下調國産車型的原裝配件價格,“零整比”也隨之降低。

  有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反壟斷調查的深入,將會有更多的豪華品牌下調在華價格,並在售後服務環節做出相應的調整。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説,市場上的現狀與現行政策關係很大。“2005年實施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規定了單一汽車品牌獨家授權,這使得經銷商和售後服務形成封閉體系,從而造成車企的強勢地位和配套服務的價格壟斷。”

  破題:總局欲破總經銷商制

  值得一提的是,8月1日,工商總局發佈了《關於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稱根據工商總局公佈的備案名單文件,已將營業執照經營範圍登記為“××品牌汽車銷售”的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可以申請變更登記為“汽車銷售”。

  有專家認為,《公告》意味著汽車銷售的總經銷商制度被打破,汽車經銷商無需從總經銷處進貨,也無需獲得廠家授權,這將對汽車反壟斷推進起到重大作用。因為國家已經開始進行汽車整車、配件領域的反壟斷調查,遇到的問題之一是現行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從法規上支援廠家壟斷。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雖然經銷商名義上可以銷售各個品牌的汽車産品,但在目前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之下,不會有實質上的改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