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谷歌拋出“補貼”繡球 欲重塑國內應用商店體系

  • 發佈時間:2015-06-01 08: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娜  責任編輯:謝淩宇

  技術巨頭谷歌正在重新評估中國市場的增長機會,特別是移動市場爆發之後。

  近日有消息稱,谷歌希望在中國發佈新的應用程式商店,並在積極和中國的品牌手機廠商洽談,為此谷歌開出的條件是:如果手機廠商願意預置谷歌應用商店,每部手機將補貼一美元。

  “對於利潤微薄的國産手機品牌,每部手機6元錢人民幣的補貼實在不少,以小米2015年8000萬的銷量預測,僅此一項將為小米增加近5億人民幣的利潤。”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記者表示,只要有一家廠商接受了此項條件,都會給其他手機廠商帶來不小的壓力。

  谷歌方面暫時未對上述消息予以確實,而據記者了解,目前國産手機廠商中華酷聯以及VIVO、OPPO中,至少已有三家收到相關補貼的“繡球”。

  覬覦移動市場

  谷歌在2015年已經不止一次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期待。

  谷歌産品高級副總裁桑達爾·皮查伊(SundarPichai)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提到,“我在(中國)那裏看到巨大機遇,我們在那裏有非常有利的平臺,希望我們將來有機會提供其他服務。”

  由於特定的歷史和技術原因,除了一部分廣告業務和開發者支援之外,Google在中國並沒有實體業務,Google搜索、地圖、Gmail等核心産品和服務在中國無法使用,而在中國之外,隨著Android作業系統的流行,Google服務幾乎統治了蘋果手機外的大部分手機。

  雖然谷歌也試圖通過“AndroidOne”計劃進入低端安卓手機市場,嵌入更多自己的服務,不過這項業務主要是在新興市場以及超低端市場。而與國産廠商中興通訊合作,發佈首款預載谷歌即時桌面的非Nexus/非GPE(谷歌商店銷售的原生版設備)智慧手機也主要是針對海外市場。

  不過從這次的“補貼”策略看,谷歌正在嘗試從“正面”切入中國市場。王艷輝向記者介紹,此次谷歌可能會將某個版本的谷歌應用商店引入中國,提供單一入口,用於發佈應用程式和遊戲。而對於本土化,谷歌可能需要跟一家中國公司合作,來幫助它在中國的數據中心存儲應用程式。

  為什麼是應用商店?

  從一定程度上,手機廠商有著天然的入口優勢,適合做分發類、工具型産品。“而得益於谷歌在技術上的優勢,一旦補貼策略奏效,谷歌在移動市場的話語權將會大大增強。”王艷輝對記者如是説。

  而目前應用商店的商業模式也較為清晰,可以直接增加谷歌在這方面的收入。

  不過,在谷歌缺席的中國應用市場的時間裏,該市場格局基本已經被百度、騰訊和360所瓜分。

  從幾家的模式上看,百度憑藉其搜索優勢,以“應用商店+移動搜索”的雙核分發模式,百度正在幫助開發者推廣中長尾應用。而騰訊則重推應用寶作為其應用分發渠道,應用分發基於社交鏈建立。奇虎360主要通過其“蒲公英”計劃扶持開發者,憑藉其360手機助手在國內安卓應用分發市場佔據首位的優勢,為創業者提供VC服務窗口,偏融資計劃。此外,上下游構建的完善使360手機助手已經成了安卓應用市場的代名詞。

  谷歌若要加入戰局,那就意味著要跟強大的本土競爭者過招。

  不過王艷輝則指出,谷歌對Android的擁有權地位,如果谷歌推廣自家應用商店,將比手機品牌及第三方提供商擁有更多技術資源及優勢,即使沒有標配推廣,對第三方AppStore提供商也不公平。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並不用過於擔心未來的生態格局。“現在谷歌的問題在於Gmail、地圖都聯不上,政府是否會開放才是關鍵。”和谷歌有著合作關係的瑞芯微高級副總裁陳鋒對記者如是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