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董明珠談6大空調品牌“破格行動”:很無聊

  • 發佈時間:2015-01-15 14:39:00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媛  責任編輯:時習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

  只字不談小米,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的訪問讓記者們覺得平淡。即便針對此前蘇寧聯手美的、志高等6大空調品牌發起“破格行動”,董明珠也只是稱“很無聊”。1月9日,格力第三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董明珠再一次面對媒體侃侃而談,這次她不再打口水戰,大談格力的現在和未來。

  董明珠説,2014年格力肯定能完成1400億計劃。她還透露了從未公佈過的想法,格力在智慧家居方面有準備,一年內落地。她首次承認,格力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多元化時代。

  于外界而言,這一次董明珠帶著變化而來,她的只言片語中隱藏著格力計劃中的未來。

  1400億惹“禍”

  1月9日這天,整場訪問下來,幾乎都是“規定動作”,董明珠沒像以前一樣“口出狂言”。前幾天在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採訪時,董明珠就表示,不會再就與雷軍的賭局接受媒體的採訪,也不想再打嘴仗了。

  不過當媒體問到格力1400億目標時,董明珠提高了嗓門,“業績根本不用放在我的辦公桌上,我就知道,我們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2014年下半年,深陷輿論漩渦的董明珠幾乎“天天上頭條”。這些從根本上,都源於格力的年終目標1400億。

  大概在2014年七八月,天氣還很炎熱,空調銷售仍在旺季。但業內悄然蔓延一種説法,即空調業將遭遇嚴重的庫存高峰,全行業庫存達到2000萬台左右。空調行業遊戲規則是層層壓貨,作為龍頭企業,在渠道上擁有絕對話語權的格力,成為業內最擔憂的對象。

  行業危機隱而不發,董明珠仍不時見諸報端,每次都因為與小米董事長雷軍的10億賭局。2013年年底,董明珠與雷軍一同獲得央視年度經濟人物,兩人“對賭”小米5年內能否超過格力。彼時董明珠正式接棒格力電器掌門人剛過去一年多。就在2013年,董明珠多次對外表示,格力每年要增長200億,5年內(2017年)要實現2000億。

  不容挑戰的目標既已定下,2014年國慶節,由格力發起價格戰也就不足為奇了。“格力要通過價格戰,消化庫存,擠掉對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保住自己的龍頭地位,也保住2014年1400億的目標,為每年200億掃清障礙”,分析人士稱。

  緊接著,2014年11月,格力又推出以舊換新政策,“定頻換變頻,立減1000元”。董明珠説,她為此準備了50億元的補貼,以期換來500萬到1000萬台的銷量。2014年12月,外界傳出董明珠對經銷商的內部講話,其兇狠的“清場”計劃曝光。

  這所有動作出來,空調行業“嘭”一下就炸開了鍋。隨後,蘇寧聯手美的、志高等國內6大空調品牌發起“破格行動”,“6+1”圍剿格力。對此,董明珠認為,這種話題“很無聊”。

  有記者問董明珠,是不是你的觀點被別人誤解了,所以才上演了這樣一齣鬧劇。董明珠的回答頗值得深思,她説,“我跟這些企業也沒矛盾,我相信他們心裏頭明白,也不是誤解。”

  “智慧家居年內見面”

  格力專營空調産品,如今體量過千億,是由出貨三四千萬台空調實現。僅靠一種産品就過千億,中國所有家電企業中只此一家。但業內質疑,未來2000億、1萬億也靠賣空調嗎?

  多年強調“專業化”的格力有所鬆動。1月9日下午,董明珠對媒體説,格力電器已經不知不覺進入多元化時代。這是董明珠針對格力多元化的第一次明確表態。

  這兩年,格力已經擴展了産品品類,包括晶弘冰箱、電飯煲、加濕器等生活類小家電。董明珠曾説,晶弘冰箱跟格力沒有任何資産關係,格力僅是技術輸出,但董明珠待它卻“視如己出”,免費為其代言廣告。格力小家電公司成立已有幾年,2013年因北美地區爆發格力除濕機召回事件,董明珠乾脆換牌“大松”,區隔同時也是保護格力品牌。

  董明珠坦陳,這些品類並沒有用格力品牌,而是用了晶弘、大松品牌,希望除格力品牌之外,格力電器再創造出其他國際品牌。資深家電行業人士劉荷清説,格力所謂“多元化”與“專業化”其實不矛盾。“只要不跑偏,還在做電器類,做縱深産業鏈,就還是專業化,或者叫相關多元化。”

  就這樣,格力承認了多元化的未來。緊接著,董明珠又拋出一個重磅的“智慧家居”規劃。

  董明珠説,對於智慧家居,我們並不是沒有思考。目前格力實施了第一步,珠海可以遠端監測診斷全國各地的中央空調,保障消費者安全和售後服務。格力要做的第二步,是在掌握了上游環節的技術後,將其嫁接到冰箱和生活電器上。

  據家電專家劉步塵預測,格力目前品類還不夠豐富,如果玩智慧家居,最大的可能是實現小家電的智慧化操控。

  不過,有知情人士對新京報記者稱,格力內部一直在尋找開動智慧家居的鑰匙,比如有的企業用路由器,有的企業用盒子,有的企業用手機做智慧操控中心,格力選擇手機作為連接中樞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不久前董明珠“分分鐘可以滅掉小米”的言論並非一時興起。格力究竟會自己做手機還是與手機企業合作,目前沒有明確消息。

  至於格力的智慧家居到底什麼樣,董明珠賣了個關子。她説,“一年以後,甚至於不到一年時間,便會看到我們格力電器的智慧家居是什麼狀態”。

  “左擁右抱”和“單打獨鬥”

  在格力“網際網路”化進一步孕育的同時,它的對手都已經亮出底牌。這對格力而言,是挑戰。

  2013年年底,海爾最先發力,接受阿里巴巴28.22億元入股海爾電器,阿裏與海爾旗下日日順物流聯手設立合資公司,打造大件消費商品的物流配送、安裝服務。與此同時,阿裏與海爾在産品上的聯姻也順理成章,不久前,雙方聯合推出了海爾阿裏電視。

  2014年年底,美的迅速完成“左擁右抱”,先是接受了小米科技12.66億元的入股投資,雙方約定在智慧家居、移動網際網路、線上線下融合等方面進行合作。隨後,美的又在2014年最後一天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約定在智慧家居、物流配送上互補,年度經營目標為100億元。

  有分析認為,商業合作中的企業雙方通過戰略合作“各取所需”,完成對自身短板的填補以及轉型期的助推,明顯比單打獨鬥顯得更聰明些,所以未來傳統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互抱“大腿”是趨勢。如今,美的牽手京東小米,與阿裏海爾陣營形成對壘,兩個聯盟在物流、大數據方面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只是,在這一輪競爭中,一直堅持單打獨鬥的格力被甩在了後面。近日,格力總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説,格力在智慧家居方面,希望創造出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産品,如果能實現這一點,對外合作也是可行的,格力沒有設定框架。 新京報記者李媛

  “能效領跑制”利好龍頭企業

  1月8日,發改委等7部委聯合推出醞釀多時的《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其中規定,變頻空調、電冰箱、滾筒洗衣機、平板電視四類大家電作為首批用能産品納入制度實施範圍,但具體細節未公佈。

  該通知規定,能效“領跑者”的入門門檻是能效水準達到國家標準1級能效以上,而且是同類型可比産品中能源效率領先的産品。不僅如此,成為能效“領跑者”的家電産品,還必須採用先進高效的節能技術和零配件,産品在全生命週期能耗較低且必須是量産的産品。

  對符合要求的産品,國家正在制定激勵政策,但尚未公佈具體的補貼方案。瑞銀證券預計,補貼範圍將較小(5%左右),但補貼力度大(可能超過之前激勵政策),將拉近領跑産品和其他産品的成本差距,政策利於技術水準高的行業龍頭。

  瑞銀證券稱,空調是家電各産品中能耗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産品,目前變頻空調一級能效銷量佔比約4%,主要由龍頭公司提供,若補貼實施,預計將增強其高端産品的競爭力,並增厚龍頭公司凈利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