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樂視的跨界新邏輯

  • 發佈時間:2014-09-09 15:31:17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9月9日消息,沿産業鏈進行跨界顛覆,甚至推動産業鏈的重新融合,是跨界兵法應用的又一個重要戰場。

  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在觀看《歸來》的過程中,哭了將近一個小時,並盛讚:“這是另外一個張藝謀!”

  在國內,《歸來》上映4天后,其票房已經超過《山楂樹之戀》的1.6億元,成為張藝謀藝術片票房最高紀錄,這部影片也是張藝謀加盟樂視影業後的首秀。而同一時期簽約樂視的,還有著名導演陸川。

  近幾年來,樂視對影視劇內容上的大力投入,有愈演愈烈之勢。從視頻網站到“超級電視”,再到拍影視,樂視公司的跨界步伐之大,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而跨到影視圈,正是樂視在構建其“平臺+內容+應用+終端”生態圈裏最為關鍵的一步。

  翻身的跨界攪局者

  兩年前,樂視宣佈進軍電視機市場。此消息一齣,樂視股價連跌三天。

  而兩年後的今天,超級電視正式上市剛好一年,其銷量已達到100萬台。在主流電視品牌銷量下滑的同時,樂視超級電視迎來快速增長。而樂視也憑藉超級電視,躋身視頻行業前列。在comScore2014年6月發佈的榜單中,樂視網在總播放時長上排名行業第二,僅次於優酷馬鈴薯集團。

  無可否認的是,這位突然闖入家電市場的跨界攪局者,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使得許多傳統電視廠商猛然驚醒:再不改變,就會被別人改變。他們一邊痛罵著樂視這個攪局者,一邊買來超級電視放在辦公室裏,仔細研究。

  樂視帝國計劃“始末”

  2013年5月7日,樂視第一台超級電視誕生,其硬體價格是國內市場同型號智慧電視的一半。除此之外,還向用戶收取一定的內容服務費。超級電視制定了新的商業法則:低價售賣硬體,靠服務費盈利。

  這一模式猶如一塊石頭,攪動了幾十年不變的家電市場。很多傳統廠商紛紛投來異樣的目光:不帶這麼玩兒的!

  然而,這一天,對於喬布斯的信徒樂視集團創始人、CEO賈躍亭來説,即將成為他人生中最值得紀念的一天。那天,他穿著一身黑色的衣服,像喬布斯一樣站在碩大的發佈會展臺,來回走動,向人們闡述他的夢想——重新定義電視機。

  為這一天的到來,他已經等待了4年之久。早在2009年,一個被稱為普羅米修斯的計劃就已經在樂視少數核心高管中流傳。當年,樂視開始做電視盒子,遭到公司95%的員工反對,而當時,樂視還處於凈虧損的狀態。

  從此之後,每週末的例會,從討論會變成了“吵架會”。第一年,電視盒子的銷量幾乎可以説忽略不計。可賈躍亭仍舊堅信,硬體是一個方向。無論在哪個會上,他都反覆重申想法。後來,好多員工乾脆不反對了,因為反對了也沒用。

  等超級電視真正造出來的這一天,驚艷了很多人。在樂視TV高級副總裁彭鋼看來,那時很多人才開始漸漸被老闆的這個夢想所打動。樂視今天的行業地位和影響力,某種程度上也是超級電視所賦予的。沒有超級電視,可能網站的業務都難説。

  為什麼賈躍亭如此堅持跨界?

  他這一切堅持的背後,都是為了四個字:用戶體驗。

  賈躍亭認為,樂視選擇跨界,進行産業垂直整合,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體驗。只有打破專業分工的壁壘,用戶才可以體驗到更好的服務。

  而做硬體終端,只不過是完成這個價值鏈的閉環。隨著超級電視的上市,“平臺+內容+應用+終端”的樂視生態已經形成。而這一生態的源頭可追溯到樂視誕生之初,自成立起,樂視就將購買正版影視劇版權作為自己的一大目標,由此被外界號稱“最全正版影視劇平臺”。隨後,樂視創立樂視影業,先後引進《小時代》、《敢死隊2》等熱片,後又收購《甄嬛傳》的製作公司花兒影視。《歸來》更是邀請張藝謀加入的首部大片,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是樂視,而不是優酷?

  因為在優酷CEO古永鏘看來,電視和其他終端一樣,是一個新的流量入口,而無論是網頁還是移動端,優酷的流量都已經足夠大,做硬體顯然沒有必要。

  “而樂視要做的是一家內容服務公司,其跨界始終圍繞這一個核心讓用戶價值最大化。跨界可以打通整個價值鏈,從而‘打通’用戶體驗。讓用戶在不同的終端上體驗到樂視的服務。”樂視TV高級副總裁彭鋼説道。

  他提起6月份曾在《經濟學人》上看到的一篇關於亞馬遜的報道,仍舊激動不已。他對那篇文章的配圖,印象極為深刻。一個宇航員站在月球上,手裏提著一個印有“亞馬遜”標誌的箱子。亞馬遜的觸角已延伸至月球!

  亞馬遜歷史上,曾推出平板設備、電子書閱讀器和電視機頂盒、手機等産品,與谷歌和蘋果展開直接競爭。它顛覆了傳統出版業,推出了9.9美元的電子書,寫書人可以繞過出版社直接出版電子書。

  很難定義亞馬遜是一家什麼公司。但無可否認的是,如果亞馬遜把“服務用戶”作為其宗旨,亞馬遜的帝國將延伸到全世界。想到這裡,彭鋼激動地問道:“我既然是服務全世界的人,有什麼行業不可以被改變?”

  “跨界的邏輯就是抓住核心能力,把服務和體驗做得更好,然後在不同領域不斷地複製它。”彭鋼充滿了信心。

  産生新價值才是真融合

  如果仔細審視樂視集團,你會發現在樂視的非上市公司版塊裏,還包括網酒網、生態農業、網際網路金融以及地産等行業。正如很多大公司一樣,企業做大做強之後,便開啟了多元化發展之路。

  企業的多元化和跨界的區別在哪?

  做多元化的企業很多,但跨界成功的卻寥寥無幾。在彭鋼看來,跨界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以“我的邏輯”出發,同時充分結合所跨領域的用戶習慣,創造出新的東西。

  按照常人的理解,網際網路電視就是把網路視頻放到電視上,可以隨意點播。因為大家都適應在PC、Pad、手機上這樣做,一些企業就理所當然的認為,用戶在電視上也可以接受這樣的形式,卻忽略了傳統電視行業幾十年沉澱下來的用戶習慣。

  疲憊了一天的人們回到家中,希望打開電視放鬆一下。而這時,在最需要簡單的情況下卻還要面臨選擇、點播無數繁雜的步驟。所謂的智慧電視,反而變得不智慧了。

  與其他智慧電視相比,樂視首創“輪播臺”這一形式,把樂視擁有的海量優質內容,經過後臺編輯推薦,以頻道的形式呈現給用戶。

  看似一個小小的跨界創新,卻沒有人在樂視之前想到。

  而輪播臺的最終呈現,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在其中起到了主要推動作用。很多人不解,“我們搞視頻網站的,搞成頻道,那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嗎?”而最終,是始終把自己當成“小白”用戶的賈躍亭,用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説服了他們。

  為什麼之前沒有企業做到這一形式?

  在彭鋼看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思維方式。跨界是要為用戶提供一種原有行業不具備的新的價值,輪播臺既尊重了傳統用戶的習慣,又能把網際網路海量的內容和不受時間限制的特點展現到用戶面前。而超級電視把視頻服務的邏輯在電視機上做了一個完美的呈現。

  樂視首創了這一形式之後,同行紛紛效倣。但是,樂視已開始了下一步棋——培養用戶在超級電視上的使用習慣。即通過數據積累和分析,為用戶提供越來越個性化的節目內容。彭鋼認為,智慧電視最後的競爭,將會落到用戶更習慣使用誰的産品上。

  在樂視內部的一次研討會上,有專家認為,相比于手機,電視不會成為未來的主流生態圈。如果做小眾人群,除了移動端已有的娛樂、社交等功能以外,樂視超級電視還要依照其特性,聚焦家庭互動這一功能,為用戶提供傳統電視難以實現的新價值。

  內部協同關乎跨界生死

  在2014年年初,賈躍亭給全體員工發了一封公開信,他在信中提到,生態協同的成功與否,關乎樂視生死。如果內部組織不進行變革,就無法支撐對外的秩序顛覆和創新。

  他將2014年定為“生態組織協同年”,賈躍亭的擔心不無道理。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黎認為,長價值鏈的垂直整合,比橫向整合難度大。這要求企業不僅要在本專業內做到極致,還要求了解更多的東西。各環節之間的配合協同至關重要。

  對於在樂視負責産品的梁軍來説,他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帶領硬體團隊,把內容服務的設計融合進去。

  做硬體的思維是品質第一,即産品上市時,必須是一個完美的産品。硬體開發時間長,上市前幾個月非常緊張,總是不斷地測試,保證在上市那一刻成為完美的産品。而軟體剛好相反。它先上市,然後通過收集反饋,不斷試錯,然後不斷完善修正。

  這個工作方式差異的問題在於,硬體和軟體團隊永遠不在一個節奏上。而這樣的差異,讓兩個團隊不得不各自做出妥協和改變。後來,通過設立品質監管團隊來控制硬體和軟體的品質,並負責統籌軟體和硬體的匹配。同時,對二者的進度設置一定的控制結點。比如,控制工廠的電視版本,使之與軟體相結合。只有這樣,快速迭代的服務跟硬體才能更好的匹配。最終交到用戶手裏的,才是一個高品質的服務。

  以前,樂視只做內容,現在所有的內容都要跟新的呈現形式電視相結合。如果用戶反映視頻不流暢,可能並不僅僅涉及硬體部門,這時就要各部門一起來反向尋找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彭鋼看來,與做硬體之前相比,各個部門的融合度加強了很多。因為用戶對産品全程的參與,激活了整個業務。

  跨界繞不開“生態型組織”修煉

  基於對極致用戶體驗的追求,賈躍亭提出了建立“生態型組織”。

  即管理型組織和項目型組織兩條線並行,前者主要特徵是扁平化、網格化、交叉管理,目的是為了提升決策效率。而後者主要特徵是網格化,打破層級,只設立項目負責人。賈躍亭認為,只有通過這兩個組織,才能使得不同領域之間産生化學反應,真正打造出有極致體驗的産品。

  而這一併行的組織實行起來,似乎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理想。尤其是對於中層管理者來説,他既要向很多人彙報,又要聽取很多人的彙報。實施之初,這種組織結構便出現混亂的局面。

  據彭鋼透露,目前樂視最新的嘗試,是淡化KPI,嘗試谷歌的OKR考核辦法,即確定一個大目標和目標下面幾個核心點,通過這幾個核心點來考核員工。

  在組織變革的同時,樂視更加注重傾聽用戶的聲音。在每週的管理層例會上,最開始的一個環節都是由論壇、社區的部門,彙報社區的情況,包括用戶反映的問題,共性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進程。

  一方面,樂視通過用戶驅動的機制,模糊組織界限,加強組織之間的溝通。另一方面,通過組織架構的設立和考核方式的改變,使得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流動起來。

  8月18號,樂視生鮮“樂生活”上線,這是樂視多元化的一步棋,還是又一個跨界的顛覆之作?打開樂生活的首頁,頗有個性,正如它的超級電視一樣,已經足足的透出一股“樂視”味兒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