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上網吃飯”如何安心 關鍵還在商家準入資質審核

  • 發佈時間:2015-12-09 10:53:5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韓肖  責任編輯:吳起龍

  擁有高補貼和送餐便捷的網路訂餐、輕點手指即可品嘗的各地美食、朋友圈中的友鄰私房菜。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網路解決“吃飯”的問題。但隨著無證照經營、黑加工點現身等報道的出現,以及各地監管部門也開始對各大訂餐平臺商進行整治,如何安心的在網路“吃飯”成了近期公眾最關心的話題。

  無證餐廳入駐送餐平臺被查

  據報道,近期,深圳市市場稽查局查處了多家在網路平臺售賣食品的非法營業商家,並對“餓了麼”“美團外賣”“大眾點評”“淘點點(口碑外賣)”進行立案調查。

  有媒體報道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競爭激烈,各大網路外賣平臺多選擇“掃街”甚至“掃樓”的方式開拓商戶。“諸如各種‘黃燜雞米飯’‘桂林米粉’等小吃店,都是我們拓展商戶的對象。”一位網路外賣平臺員工表示,根據規定,餐廳營業必須同時具備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但在業績壓力下,“一些員工甚至去‘農民房’、居民樓裏的所謂‘餐廳’拉客戶,對商戶資質審核不嚴的情況就可能發生。”

  中國消費者協會也于12月4日發佈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對於訂餐平臺“好評返現”、“超低折扣”等促銷行為要保持平常心,不要落入低價低質陷阱。同時,網上訂餐務必索取消費票據,留存交易憑證。

  監管重點還在商家資質審核

  12月7日,全國食品藥品安全與監管博士後論壇在京召開。作為“‘網際網路+’與食藥安全監管”分論壇演講嘉賓之一,百度外賣副總裁田井泉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外賣平臺對餐館在食品製作方面的控制力十分有限。外賣平臺實質是利用網際網路將餐館的經營內容展示給消費者,消費者利用平台下單給商家,由商家或百度自己的物流來配送。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百度外賣、美團外賣、餓了嗎、口碑外賣四家企業佔據了網路外賣的大部分市場份額,並且都獲得了千萬美元級別的投資。

  田井泉表示,百度外賣作為平臺方,除了在接入商家時會對其證照進行審核,在日常監管中也會依據消費者評分機制,對商家在推送方面進行管理。“評分高的商家會被優先推薦給消費者,以獲得更多訂單,而評分低的商家的展示位置則逐漸後移,利用消費者的選擇來倒逼不注重食品安全的商家退出”。

  阿里巴巴法務部總監慎凱也認為,平臺商重要的監管手段就在於準入資質的把控。阿里巴巴和淘寶平臺的食品商家數量十分龐大,對於此類商家準入資質採取的是手持身份證和支付寶雙重認真的方式。除此之外,平臺還大力推動商家採用“一品一碼”的方式,增加假冒成本,減少違法情況出現。

  對於平臺的監管職責,田井泉坦言,讓外賣平臺商來做食品安全監管難度很大。以檢測為例,可檢測的機構少,費用高,且送餐食品的安全風險環節在配送,非在製作加工。未來希望能接入餐企的明廚亮灶模式,各地方食藥監部分的餐飲證照分級展示,以及引入更多的品牌餐飲商,引導消費者選擇優質餐飲企業,並且通過自建配餐物流體系保障食品安全。

  對此,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楊樂認為,網際網路平台中出現的問題,儘快立法並非唯一辦法,平臺商在積極配合監管部門檢查的同時,也可以依靠市場競爭去解決。

  她表示,以近來頗受爭議的微商為例,用戶進行商事的行為已經超過了網路平臺商的主管意願,原則上屬於用戶之間的主觀行為。微商出現時,受到熟人經濟的影響,銷售一片火爆。但隨著熱度下降以及劣質産品的不斷出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自覺的抵制不良微商。

  延伸:平臺或為職業打假人下個目標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高級研修學院博士肖平輝表示,以阿裏和淘寶為例,其平臺上網路食品的小型賣家多達百萬級別,在2014年中有關阿裏集團的訴訟85%由職業打假人提起。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訴案件中,最終由平臺擔責的仍屬於少數。

  未來入駐電商的中小賣家、跨境電商平銷售臺、網路送餐平臺仍需在證照、産品標簽、産品包裝等方面加大管控力度,上述方面也將成為職業打假人的下一步關注重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