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蘋果三星加入戰局 手機廠商能否撬動移動支付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6-08 17: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辰光 曲忠芳  責任編輯:金瀟

  國內移動支付領域即將迎來新的玩家。繼蘋果Apple Pay開啟入華路後,其老對手三星同樣垂涎國內移動支付蛋糕,Samsung Pay將於9月在國內上市。然而,在國內移動支付由騰訊與阿里巴巴兩大網際網路巨頭把持的情況下,再加上電信運營商鎩羽而歸的前車之鑒,此番手機廠商的加入,又能否撬動國內移動支付市場,分得一杯羹?

  冰與火的處境

  騰訊近日發佈的2015年微信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微信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5.49億,其中微信支付用戶數量已達到4億左右,微信直接帶動的生活消費規模已達到110億元。

  如此量級,令競爭對手支付寶不得不警惕。尤其二者正線上下進行著火熱的圈地大戰,超市、便利店、餐館、電影院等都成為搶奪的熱門場景。去年“雙12”期間,阿里巴巴砸下億元資金補貼,通過“減半”優惠活動使多家超市人滿為患,甚至不少大爺大媽因此成為支付寶的新用戶。

  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線下搶得一片熱鬧之時,蘋果Apple Pay進軍國內市場卻是舉步維艱。早在春節前就傳出蘋果與中國銀聯達成協定,Apple Pay將正式在國內上線,然而至今都沒有動靜。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蘋果與中國銀聯雙方都比較強勢,合作之事一直沒有談妥。”

  在老對手陷入僵局之際,三星方面則有意搶在蘋果之前步入國內移動支付市場,Samsung Pay採用了三星收購的美國移動支付提供商LoopPay的技術,能夠與現有的POS終端相容,三星移動支付入華同樣需要跟中國銀聯洽談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蘋果、三星爭相入華之前,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都集結産業鏈上下游力推NFC(近距離無線通信)支付,如刷手機乘公交地鐵、超市購物手機支付等,但數年來始終難以打開市場。

  由此可見,在國內移動支付這場大戲中,網際網路企業已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但運營商奮鬥打拼了多年也始終未能成為主角,而手機廠商此時進場欲爭奪主角位置,卻並不為業界看好。

  高與低的門檻

  需要指出的是,在蘋果、三星等國外巨頭爭相入華之前,國內的主流手機廠商,如華為、中興等都不同程度地參與過移動支付這場角逐戰,與金融機構聯手,或響應話語權強的運營商的號召,最終結果卻並不盡如人意。

  不得不説,移動支付是塊難啃的骨頭,那麼在“啃骨頭”的過程中,手機廠商、運營商為何都輸給了網際網路企業呢?

  飛象網CEO項立剛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運營商NFC支付之所以難推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推廣的門檻過高。NFC需集結全産業鏈的力量推動,涉及運營商、手機廠商、銀行、晶片廠商、系統整合商、POS終端商、卡組織及行業監管機構等多方力量,利益錯綜複雜,整合難度相當之大。

  與NFC支付推廣門檻高、成本大不同的是,微信支付、支付寶錢包等網際網路企業的移動支付則要簡單得多。

  前不久,北京商報記者在位於北京西壩河的京客隆超市體驗了微信支付,只需要向收銀員出示微信支付的條碼,跟掃描商品包裝的條碼一樣,整個支付過程花費的時間並不比平時刷卡或現金支付多。更為重要的是,滿30元返10元,對很多平時逛超市購物的消費者來説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

  觀察人士指出,通常所説的移動支付,是指小額消費,支付過程在智慧手機等移動端上完成。微信支付、支付寶是從“遠端支付”延伸到線下支付,起初的遠端線上支付,諸如網路購物、線上轉賬、交水電煤氣費等已經培養起規模用戶,由此延伸至線下可以説是必然的走向。這種網際網路企業的移動支付形式並不局限于運營商網路、手機品牌,因此對消費者來説門檻是較低的。反觀之,NFC支付恰恰是受到運營商、智慧手機型號等各方面的局限,很難達到普及。

  砸錢養成的習慣

  不得不説,國內手機用戶的移動支付習慣,一方面得益於智慧手機的普及這一客觀基礎,另一方面則是在很大程度上靠網際網路企業砸錢補貼培養起來的。

  粗略統計,支付寶註冊用戶規模在8億,微信用戶總數約7億,這一龐大體量的應用被稱之為“超級App”,也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入口。支付寶憑藉在PC端的深耕,延伸至移動端,而微信則靠春節搶紅包一舉攻下了移動支付的橋頭堡。作為國內巨頭級的阿里巴巴和騰訊,都不遺餘力地往支付領域砸錢補貼,提升用戶黏性,構建生態體系,這種資金和資源上的實力,是其他中小企業所不可企及的。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靠砸錢培養起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在其生態愈加完善的情況下,蘋果和三星這兩個國外市場的大玩家,靠什麼在中國市場立足呢?

  分析人士指出,蘋果與三星進軍國內市場的最大籌碼是智慧手機用戶數量。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的預測,今年一季度蘋果在大中華區iPhone銷量約在1800萬-2000萬部,將超越美國成為蘋果iPhone的最大出貨市場,最新的iPhone均預裝了Apple Pay應用,蘋果用戶的忠誠度比較高。這意味著蘋果有著用戶數量的優勢,下一步取決於蘋果線上下的拓展,在這之前首先需要跟中國銀聯等相關方談攏。

  相比于蘋果,素來靠硬體打天下的三星Samsung Pay則讓業界表示擔憂。近幾個季度以來,三星的Galaxy智慧手機銷量不斷下滑,受華為、小米、酷派等國産廠商衝擊嚴重,三星的市場佔有率正急劇下降,三星寄望于新旗艦機S6及S6 Edge扭轉頹勢,但目前新旗艦機的提振效果並不明顯。在這種情況下,三星要在國內移動支付市場分一杯羹絕非易事。

移動支付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順絡電子 18.82 9.99%
2 潤欣科技 15.21 9.98%
3 東港股份 16.80 7.01%
4 石基資訊 28.20 5.11%
5 同方股份 10.97 5.0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神思電子 21.68 -3.30%
2 天喻資訊 10.80 -2.44%
3 東信和平 8.55 -2.06%
4 數字認證 52.39 -1.89%
5 新國都 27.98 -1.58%

蘋果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北玻股份 3.55 9.91%
2 共達電聲 11.80 6.21%
3 歌爾股份 14.11 5.14%
4 超聲電子 10.11 3.59%
5 南洋科技 18.68 3.4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長園集團 17.19 -3.54%
2 浪潮資訊 23.85 -3.17%
3 藍思科技 24.94 -2.88%
4 立訊精密 23.50 -2.81%
5 長盈精密 18.20 -1.9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