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中餐在海外:一雙筷子蘊含的飲食文化

  • 發佈時間:2015-04-29 15: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郝爽  責任編輯:金瀟

  “筷子是中國餐飲文化的一個標誌。有人説,筷子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明’。”奧地利華人餐飲服務聯合總會副會長單家潛説。

  日前,第38期華僑華人社團負責人研習班暨海外中餐業協會負責人特色班在北京舉行,參加研習班的海外中餐業者向中新社記者講述了一雙筷子所蘊含著的中餐故事。

  單家潛曾在奧地利中餐廳中發起了一場“筷子革命”。他回憶起1986年初到奧地利中餐館打工時的場景,“當地人幾乎全部使用刀叉,他們用叉子在小碗裏叉起米飯吃的樣子很笨拙,於是會將米飯扣到盤中,與菜攪拌著吃,失去了中餐原本的美妙的菜色。”

  十年後,單家潛擁有了自己的中餐館,他的中餐館裏不見了刀叉,取而代之的是一雙雙筷子,餐館還特別做出了鼓勵食客使用筷子進食中餐的規定,因為當時會使用筷子的當地客人不及5%。

  “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畫面。”單家潛告訴記者,“客人們有的左右手各持一隻筷子,有的用橡皮筋把另一頭捆住,有的索性用勺子吃飯。我給了他們吃中餐要用筷子的理由:首先,用筷子吃飯非常健康,因為使用筷子需用巧力,可疏通經脈。同時,吃中餐需領略中餐文化,而筷子則是中餐文化之精粹。”

  當外國食客們拿起筷子,嘆服中國餐飲文化之不可思議時,他們向中國文化走近了一步。單家潛説,“如今,在歐洲,講中文、吃中餐成為一種時尚。通過旅遊,歐洲人對正宗中餐越來越了解,中餐在歐洲的市場也將會越來越大。”

  對於美國全美中餐業聯盟常務副會長黃民而言,一雙小小的筷子不僅傳播了中華文化,還幫助他的餐廳招徠生意。

  在美國的中餐館大多提供一次性木筷子,這種筷子不易於使用。黃民想了一個方法,將紙質筷子套折疊起來,夾在筷子頂部,用橡皮筋將他們綁在一起,以此教食客們使用筷子。

  這樣的自製筷子就像一些快餐店隨餐贈送的玩具一樣,吸引了許多美國人前來就餐。

  “在我的中餐館中,自製的筷子喚起了美國孩子學習使用筷子的興趣,他們甚至因為這樣的筷子而更喜歡來我的中餐館就餐。許多成年人就餐後會特意多要幾雙自製筷子,拿回家練習使用。”黃民告訴記者,通過筷子,他將中國人的禮儀文化、飲食文化傳遞給美國民眾及世界各地的遊客。

  俄羅斯莫斯科友誼酒店的食客以俄羅斯當地人為主,總經理劉祥飛被問及最多的問題便是:筷子應如何使用?

  “俄羅斯人認為,中國人用兩根竹棍就能將花生米夾起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劉祥飛耐心地教每一位食客使用筷子,並講述中國人使用筷子的禁忌和風俗故事。他説,“我會告訴他們不能把筷子插到碗中央,因為那是祭祀活動的方式;吃飯的時候不能用筷子敲打飯碗,因為那是乞討的動作;在碗上放一雙筷子,則寓意‘晚上愉快’。”

  當莫斯科友誼酒店的食客們發現一雙筷子背後隱藏著如此多精彩有趣的故事時,他們對中國文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中的許多人,手持筷子,品嘗著中國美食,告訴劉祥飛,“我們想要親自到中國去看一看。”(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