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中韓旅遊邁入"1000萬時代" 互辦旅遊年促進新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1-20 09:36: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趙珊  責任編輯:謝淩宇

  剛剛過去的2014年,中韓旅遊互訪人數首次邁入“1000萬人時代”。南韓旅遊局最新統計表明:2014年訪韓的中國遊客超過610萬人次。中國旅遊研究院日前發佈的“中國入境遊年度報告2014”顯示:2014年南韓旅華人次約420萬。今明兩年中韓還將互辦“旅遊年”,可以預期,兩國間旅遊將愈加紅火。

  中韓互為第一大入境客源國

  近幾年來,便捷的交通、優惠的價格、特色的體驗及豐富的購物,使得中國赴南韓遊客人數迅速增長。據韓方統計,中國遊客從2007年的106.8萬人次增加到2014年的610萬人次,增長了近6倍。中韓互為第一大入境客源國。

  南韓旅遊局北京辦事處負責人介紹説,中國遊客已經從起初的走馬觀花式團體旅行逐步轉變為主題型、深度型觀光。雖然團隊遊仍是赴韓旅遊的主要方式,但自由行出行人次增速明顯加快。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地選擇以個人自由行的方式出行,而這類消費群體中有很多人願意將南韓作為自己首個出境旅遊的目的地。中國最大的赴韓組團社攜程網,對30萬赴韓遊客的統計分析顯示:其中“80後”群體佔到了約60%,“90後”作為旅遊的新生力量,佔比也超過20%。女性遊客成為南韓遊的主力,佔比達到約70%。出遊花費從1000多元起步至近萬元不等。

  據中國旅遊輿情智庫發佈的南韓來華旅遊報告分析,從南韓來華遊客目的來看,觀光休閒佔50.4%,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和美食最受他們歡迎。南韓來華遊客多為參團方式,高收入人群、二次旅遊的人多選擇自由行,70%的南韓遊客到中國旅遊會選擇走訪兩三個城市,北京、上海是南韓遊客最喜歡的城市。長城、少林寺、長白山張家界、故宮和長江、黃河等旅遊帶最具吸引力。同時,中國物價約相當於南韓的1/5至1/10,來華旅遊、購物、消費的花費相對較低,這也是吸引南韓遊客爭相來華的重要因素。

  為雙方遊客提供更多便利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目前中韓之間的航班密度是中國所有雙邊空中往來中最大的,截至2013年底,每週航班總量達800多個,這為兩國間遊客往來提供了便捷的條件。

  南韓多次放寬對中國遊客的簽證門檻,增加中文導遊數量,引進適合中國遊客口味的中式餐館,推動人民幣“無障礙”購物,以全方位提升中國遊客對南韓旅遊的滿意度。為更好地服務中國遊客,近年來各大免稅店紛紛推出中文導購、中國團隊遊客櫃檯和中國遊客專屬優惠活動等服務。

  南韓旅遊局北京辦事處負責人介紹説,為了使中國遊客的南韓旅行更加安全方便,南韓旅遊發展局新近推出的中文旅遊服務包括:實行觀光警察制度,開設24小時旅遊諮詢熱線,建立遊客不便事項投訴中心。除此之外,備受中國自由行遊客喜愛的“星兒自由行手冊”,按照地區分類,進行再改版。在春節等中國人大規模訪韓的節慶時間,還安排了機場歡迎儀式和“南韓等你”等活動。

  近兩年來,中國以“美麗中國”為主題在南韓積極展開旅遊推廣活動,更多的中國城市及景區也主動到南韓推介自身的旅遊形象。去年,國家旅遊局在南韓舉辦了以中國世界遺産為主題的推廣活動,通過京劇、變臉、少林功夫等精彩表演和中國傳統飲茶體驗、世界遺産紀念照合成、中國傳統服裝體驗等活動,讓南韓民眾了解中華文化的魅力。

  目前,南韓遊客來華休閒度假、主題旅遊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國旅遊業界正在面向南韓遊客開發傳統文化遊、美食遊、中醫養生遊、生活體驗遊、自然景觀發現之旅、特色文化體驗之旅、親情生活之旅、民俗文化之旅等新內容。

  互辦旅遊年有益中韓兩國

  目前離春節還有一個月,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南韓是最受中國遊客喜愛的春節旅遊目的地之一,南韓遊預定又現火爆。價格實惠的團隊遊、方便的自由行、休閒的郵輪等給遊客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中韓今年和明年分別舉辦“中國旅遊年”和“南韓旅遊年”,這個利好消息,將促進中韓旅遊進一步擴大和增長。據悉,中韓旅遊業界將舉辦一系列活動。旅遊業內人士預測:今年赴韓旅遊人次還將有大規模增長,尤其是杭州、成都、武漢、南京、廈門等二線城市市民赴韓旅遊熱情將更高,赴韓自由行將成為主流方式之一。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告訴記者,中韓互辦旅遊年最大的好處是切實帶給遊客出行的高品質和便利。兩國間會釋放更多的善意,辦理簽證會更加便利,航線會更密集,兩國遊客出遊更加方便。同時,旅遊年也給中國旅遊企業提供了走向國際化的平臺,並帶來了更多的商機。

  戴斌表示,在現代的外交理念下,旅遊可以成為構建國家關係的廣泛民意基礎。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旅遊的功能之一是可以把抽象的國家還原成一個個具體的人,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增加不同國家民眾間的好感。此外,旅遊還是推動大國關係創新發展的新動力。在出境旅遊中,遊客會把消費留下,把好感帶走。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和中國發展相互旅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