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調查稱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一年保持歷史峰值

  • 發佈時間:2014-11-14 09:08:2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中國網財經11月14日訊 中國網消費13日收到尼爾森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報告,報告稱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連續四個季度達到111的高點,高於全球平均水準的98點。

  2012年第一季度以來,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逐步回升,一年內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98上升至108點,歐洲消費者信心指數從74回復到78點。

  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消費者個人經濟情況與消費意願均與上一季度持平,分別為70點與46點;就業預期小幅上漲,從74升至76。

  “李克強總理最近再次強調了消費作為經濟增長引擎的重要作用。中國消費者的樂觀態度是激發中國消費市場巨大潛力的關鍵,”尼爾森中國區總經理董沛德指出。“隨著中國消費者收入的不斷提高,他們的購物動機已經從滿足日常需求發展為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如何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産品和服務,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尼爾森消費者信心指數通過測量消費者的個人經濟情況、就業預期和消費意願得出,以100為標準,高於100表示信心水準樂觀,而低於100則表示相對悲觀。

  城市集群助力中國消費升級

  基於尼爾森2014年發佈的最新零售普查顯示,以GDP、人口與零售銷售額三個指標來衡量,中國已經出現四大超級城市集群,分別是:上海-杭州-南京城市群、北京-天津城市群、廣州-深圳城市群以及青島-濟南城市群。這些城市集群對於刺激中國未來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董沛德解釋説,“把城市集群而非割裂的個體城市作為一個分析單元,有助於零售商和生産企業更好地理解市場。這些城市在地理上相互比鄰,人口密集、經濟發達,集群內交通便利,人員流動頻繁。零售商應該綜合考慮作為一個城市集群的市場規模、政策優惠和物流等因素,有針對性地調整戰略佈局及資源分配。”

  同時,尼爾森的研究顯示,相對發達的東部和南部地區,西部和東北一些城市的發展指數的增長更為顯著。除了超級城市集群,尼爾森同時還定義出八個發達城市中心和四個次發達城市中心。與超級城市集群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不同,這些城市中心廣泛分佈于中國各地,特別是在中西部地區和北部地區。

  在尼爾森調研覆蓋的全國超過2000個城鎮中,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區近兩年零售額增長迅猛。董沛德認為,“這説明來自欠發達地區消費者也開始追求、享受他們嚮往的更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不久,隨著下一波消費升級的浪潮到來,更加完整的現代零售網路將促進這些地區的消費達到更高的發展水準。”

  與兩年前同期相比,西部地區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由95點增長到107點,北部地區由97點漲至113點,增幅都大大高於東部 (-1) 和南部(+6)地區 。

  消費意願增長背後的多元因素

  2014年以來,中國各地消費者信心指數有趨同之勢。第三季度的最新數據為例,一線城市、三線城市和農村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12,而二線城市、四線城市落後2點為110。以地區來看,東(113)、南(112)、西(107)、北(113) 四大區域第三季度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在107點至113點的區間中。

  然而,在信心指數指數趨同的數字背後,地區間消費品類增長的速率,以及各級別城市的消費意願增長的原因卻有所不同。例如,在三線城市,消費意願增長仍與價格相關,排名前三的原因分別是“換季打折”、“物價穩定”和“促銷”;而二線城市中,前三項分別是“不錯的收入”、“購買方便”和“促銷”。董沛德認為,這種差別體現出中國各地城市和消費者發展仍處於不同階段。

  西部地區和北部地區本季度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均有明顯增長,但在消費模式上,二者呈現出了不小的差異。在西部地區,消費升級仍處於起步階段,儘管消費意願達到兩年前的150%,但消費者更願意把錢花在日常需要的快速消費品上,比如即食食品、乳製品、飲料和個人護理品等。尼爾森的零售研究顯示,截至今年9月,西部地區快速消費品的滾動年度銷售增速達到11%,遠高於全國平均的5%。快速消費品在北部地區的銷售增速則更接近全國平均水準(約6%),消費者更傾向於把錢花在提高生活品質的消費上,服飾(71%)、外出就餐(70%)和通訊費(66%)位列當地消費者增加消費支出的前三位。

  董沛德進一步指出,“在這一過程中,廠商和零售商應充分洞察不同消費者細微但快速變化的需求,用合適的行銷方式,以正確的鋪貨、在正確的地方和通過正確的價格,因地制宜地為不同地區和市場的消費者提供合適的産品和服務,促進銷售增長。”

  從觀念到行為,消費者青睞“健康”概念産品

  根據尼爾森第三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健康”在中國一線到四線城市消費者的關注議題中均居居首位,在農村地區也僅次於“收入”,排名第二。與健康相關的議題,如“醫療保障”和“環境保護”也在消費者關注的序列中排名靠前。這是2013年第三季度後“健康”再次超越“收入”成為一線至四線城市消費者一致最關注的事宜。

  城市消費者將健康生活的理念付諸實踐。近半數消費者稱他們會堅持鍛鍊身體,並關注健康資訊,在選擇飲食時也會考慮熱量等營養因素。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也體現在他們的消費選擇上。根據尼爾森的研究結果,中國消費者最關心的零食屬性是“無人工色素”(58%)、“全天然”(54%)、“無人工口味”(54%)、“非轉基因”(53%)和“有機”(45%),其比例均高於全球平均水準。

  截止2014年9月,在中國零售市場,擁有健康概念的食品品類的滾動年度增長率達15%,是全國食品品類銷售增長率的3倍。以飲料為例,補充能量的功能性飲料、草本養生的亞洲傳統飲料和無添加的包裝水今年九月的銷售量佔飲料總體市場銷售份額較去年同期均有上升。(中國網財經中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