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中國已淪為世界垃圾場之説絕非危言聳聽

  • 發佈時間:2015-01-06 14:28: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學進  責任編輯:謝淩宇

  國産的”已夠受了,哪還能“進口”洋垃圾

  美國的廢棄塑膠,英國的醫療垃圾,最後的歸宿竟是遠渡重洋之後在中國沿海的碼頭卸貨——因為中國的買主能出別人兩倍以上的價錢回收它們,經過重新加工,再流向市場。這是一個名叫王久良的攝影師前後用了3年時間,對中國沿海多個省份進行調查後,發現的一個不為人知的進口洋垃圾內幕。

  王久良是值得尊敬的,他所從事的工作非常高尚和有意義,我們應該記住他的名字。我翻看過他拍攝的部分照片,有圖有真相,每幅照片即使不配文字説明,光是那畫面,就足以刺疼每一個國人的心,非常震撼。

  在此,我必須援引報道中的3組數據,證明中國即將或者説已經淪為世界的“垃圾場”之説絕非危言聳聽:一是據《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僅在2012年,就有17個集裝箱、總重達420噸的生活垃圾從英國運往亞洲,而其中7成被確認運往包括中國在內的遠東國家;二是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自2000年至2011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垃圾廢品交易額從最初的7.4億美元飆升到115.4億美元,2011年佔中國從美國進口貿易總額的11.1%,僅次於農作物、電腦和電子産品、化學品和運輸設備;三是據2007年1月24日《上海證券報》報道,2003年中國塑膠垃圾、廢鐵、廢紙的進口量分別為1990年的 125倍、50倍和21倍。

  雖然進口洋垃圾提高了再生資源的利用能力,彌補了原材料的不足,給某些洋垃圾加工地的政府和民眾帶來了實惠,但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災難和對民眾身體造成的傷害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計算。2007年1月22日《工人日報》曾報道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一個叫聯滘村的村莊受洋垃圾毒害的消息,讀來觸目驚心——報道用“冒著黑煙的煙囪、堆積如山的垃圾、黑如石油的河水”來形容該村發展垃圾産業的興旺,有專家稱,“被垃圾污染的土地和水100年都恢復不了。”

  檢索媒體報道,1993年9月,南韓7家公司以“其他燃料油”名義,將1228噸廢舊物由南韓運抵南 京港,經查,船上裝的全都是污水、腐蝕性液體等化工廢棄物;1995年6月,從德國進口678噸貨物抵運江西,名稱為進口廢塑膠,經海關人員開箱檢查,發 現箱中全是食品袋、飯盒、飲料罐等生活廢棄物;同年7月,上海寶山海關查獲從日本進口的46噸名為回收塑膠,實為廢棄農用薄膜的洋垃圾……在我個人看來, 我們即使再窮,也不能窮到要靠加工洋垃圾發財的地步;即使再難,也不能難到將洋垃圾視為寶貝,任由美麗的中國成為“世界垃圾場”。

  中國自己製造的垃圾,已經讓各地政府頭疼不已,哪還容得下來自世界各地的洋垃圾。為完成“建設美麗中國”的神聖使命,我們不但要處理好本國製造的各種垃圾,還要按 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禁止中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隨意傾倒、堆放、處置,拒絕不能用作原料的洋垃圾入境,對可以用作原料的固體 廢物實行限制進口,對違反規定者,由海關責令退運該固體廢物,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環保部、 海關、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等多個部門“守土有責”,須嚴格依法辦事,改變目前“多龍治水”的局面。各部門要協同作戰,加強監管,在堵截那些禁止進口的固體廢 物的同時,更要管好那些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的工作,嚴格標準,完善管理辦法,堅決拒絕不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未經品質監督檢驗檢疫部門檢驗合格的洋垃圾入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