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中藥材旺季價格不景氣 人參繼續處於高燒"暑期"

  • 發佈時間:2014-10-10 09:29: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畢舸  責任編輯:謝淩宇

  縱觀多年來包括農産品在內的資本炒作,一旦泡沫破滅,最被殃及的往往是中小散戶。而對於上市公司來説,一旦泡沫破滅而離場不及,就會帶來公司業績及股價的大幅度波動,進而損害投資者乃至股東利益。

  入秋後,中藥材交易需求旺季的逐漸來臨並未令國內中藥材交易熱起來。然而一個不好的消息是,三七等中藥材跌價近50%, 業內預測未來2年難以回暖。有意思的是,儘管中藥材價格普遍不景氣,但人參價格卻一路飛漲。截至9月底,吉林省今年新一季人參産新進入尾聲,價格依然維持在每斤百元之上。以人參為核心業務的上市公司紛紛加大搶購力度。(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南方都市報》10月9日報道)

  中藥材提前入冬,與人參繼續處於高燒的“暑期”,兩廂對比頗為微妙。然而,目前正瘋狂搶購人參的資本似乎遺忘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中藥材也曾經經歷了價格爆炒至高點的黃金時代,卻于繁華之後泡沫破滅,終歸落入今朝的蕭條一片。

  以中藥材中的黨參為例,2013年上半年,黨參價格高達110-120元/公斤,全年的平均價格在80-90元/公斤。不過到了2014年上半年,該品種就以73%的跌幅位居中藥材跌價榜首。而對於目前不惜斥鉅資搶購人參的各家企業而言,這個案例是否應成為集體狂熱之下的清醒劑?畢竟價格無限制炒作下的資本遊戲,本質上是擊鼓傳花,最終會落到倒楣的“接盤俠”頭上。

  在人參價格的暴漲過程中,實際上凸顯出兩個問題:其一,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在內的資本參與其中,必將導致人參價格持續上漲趨勢,在短時期內恐難獲得根本性改變,由此勢必會加大下游企業以及消費者的成本支出。其二,人參價格持續上漲可能隱含了不正當競爭、價格操縱乃至市場資源壟斷,給市場帶來的危害程度不可忽視。

  其實,眾多上市公司成為此輪人參價格飛漲的搶跑者,其利弊很難説清。比如人參産業的新進入者太安堂在去年3月投資1.5億元啟動吉林撫松人參産業基地項目,今年9月份該公司完成定增,其中計劃投資4億元建設人參産業園——其中的投資邏輯顯然建立在人參價格繼續堅挺的預期之上,然而市場變化瞬息萬變,誰敢保證太安堂的美妙構想不會在價格轟然倒塌中化為泡影?

  上市公司熱衷於人參價格的資本快進快出遊戲,從長遠來看弊大於利。首先人參産業被鎖定於這一不健康炒作的體內迴圈中,其應有的長遠發展視野,被短視功利的風氣所取代,其結構性傷害難以估量。其次,縱觀多年來包括農産品在內的資本炒作,一旦泡沫破滅,最被殃及的往往是中小散戶,尤其是廣大人參種植戶。而對於上市公司來説,由於資本投機的不可預測性,一旦泡沫破滅而離場不及,就會帶來公司業績及股價的大幅度波動,進而損害投資者乃至股東利益。

  益盛藥業等眾多上市公司本應是中國企業的佼佼者,其經營理念卻停留在“炒一把就跑”的原始積累階段,這是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國內上市公司的整體品質離投資者的期望,尚有不小距離呢?

  □畢舸(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