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恒天然首席執行官:尋找合作夥伴有三大標準

  • 發佈時間:2014-08-15 09:1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富宏  責任編輯:謝淩宇

  中國乳企加快走出去的同時,外資企業也在加速中國本土化佈局。

  8月13日,紐西蘭恒天然公司與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在北京簽署協議,宣佈開展為期3年的食品安全與品質交流培訓項目,內容包括中國和紐西蘭兩國乳品行業代表之間的知識共用、互訪和培訓等。這是繼今年3月,恒天然與中國農業部國家奶牛産業技術體系在北京合作創建中國-紐西蘭奶業交流中心之後,在乳製品加工環節與中國開展的又一項交流合作。

  恒天然是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商,佔據全球乳製品貿易總額的1/3左右。恒天然首席執行官西奧?史必根思14日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從2008到現在,中國本土奶源的供應處於一個平臺期,保持在350億升的水準,但供求缺口在不斷擴大,這給國外企業帶來一些發展機會。恒天然對今後的中國市場仍然持看好態度。

  西奧認為,未來中國牛奶市場仍有供求缺口,而這個缺口會由全球乳製品貿易來彌補。因此,恒天然一方面向中國出口産品,另一方面會與合作夥伴一起來做中國本土的生産,“兩條腿”走路。

  恒天然與雅培近日聯合宣佈,雙方將建立戰略合作,在中國共建奶牛養殖基地。據了解,這是恒天然在2020年以前在中國建設6個奶牛養殖基地規劃的一部分。恒天然計劃到2020年在中國市場提供10億升原奶。西奧表示,這些原奶的1/3將供給像雅培這樣的客戶,另外2/3通過恒天然的品牌進行銷售。為此,恒天然將建立相應的工廠消化這部分産能,可能在中國不僅賣液態奶,還會有餐飲業務方面的支援。

  目前,紐西蘭是中國乳製品主要進口國,特別是乳粉。據海關統計,1-6月中國進口乳粉68.12萬噸,同比增加75.08%,其中從紐西蘭進口54.85萬噸,而從歐盟、美國和澳大利亞僅分別進口4.24萬噸、2.98萬噸和2.73萬噸。

  隨著中國乳製品業相關政策不斷完善和競爭環境不斷好轉,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希望抓住中國機遇。比如,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已決定與中國輝山乳業建立合資企業,並表示未來會在中國市場推出液態奶。但隨著明年歐盟牛奶生産配額放開,紐西蘭乳製品在中國市場面對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西奧認為,配額放開之後,歐盟的乳製品出口量會增加。預測今後5到10年,歐盟出口量的增加也是競爭中最大的變數之一。恒天然的優勢在於掌握奶源,而且加工效率很高,是業內為數不多的能夠靠基礎産品、大宗商品,比如像奶粉基粉賺錢的企業。而與歐盟企業更加注重消費品品牌不同,恒天然更多的是把餐飲服務做為重點。在充分利用奶源、餐飲服務上的絕對實力的基礎上,提升品牌實力是恒天然的戰略,一方面更好的利用優勢業務逐步增長,另一方面尋找合作夥伴。

  與此同時,恒天然也在加速中國本土的奶源生産建設。西奧表示,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恒天然尋找的合作夥伴都要具備三大標準:一是本身是紐西蘭産品的重要客戶;二是有志於在中國發展規模化奶牛養殖;三是願意與恒天然一同探索發展下游市場的機會。

  對於一貫奉行“得奶源者得天下”的中國乳業來説,外資進入奶牛養殖業已經引起了一些人的擔憂,不管是“走出去”還是“引進來”,都將成為今後中國乳製品業發展的常態,競爭只會更加激烈。中國乳企,你準備好了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