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正成為當下主要社交渠道之一,也開始被白酒造假分子盯上。近日,重慶警方破獲一起“特大茅臺酒制假售假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4名,在搗毀4個産、儲、銷“黑窩點”時,現場查獲假冒茅臺品牌酒成品800多瓶、待灌裝基酒3000多斤、制假設備14台、包材2.7萬套,初步估算涉案金額達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案件中,為擴大銷量,犯罪團夥雇用“網紅”主播,錄製識別真假茅臺酒的視頻內容,並於短視頻平臺註冊多個賬號,滾動播放,積聚人氣進而推銷。
適值“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多位業內人士提醒,當下直播帶貨行業魚龍混雜,真假“茅臺”、“掃碼價”做噱頭、傍名牌蹭名氣等套路層出不窮,廣大消費者要謹防上當,通過正規渠道購酒。
“假酒”現身直播間
目前,直播間售賣“假酒”現象屢見不鮮。不少主播可謂“誠意滿滿”,市場售價1499元/瓶的飛天茅臺酒在直播間售價僅299元/瓶;更有主播上演李逵李鬼,所賣酒品外包裝設計與某名酒品牌一模一樣,但酒品名稱實則略有差異。
對此,某短視頻平臺商業化質檢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酒類商家申請入駐平臺時,需要填寫各種資質認證資訊及平臺調研表,後期還會經過嚴格的人工審核,符合條件後,方可獲得在平臺開店的資格。但實際過程中,仍有不少商家‘耍貓膩’,把劣質酒灌到高端酒酒瓶裏,平臺也因此會經常接到相關投訴。”
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借助短視頻平臺賣酒,從流量、粉絲以及客戶黏性來看,收益可觀,但要形成長期規模效益並不容易。短視頻平臺更是商品宣傳渠道,並不是交易平臺,尤其是産業端尚不規範,有待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法律法規來進一步規範平臺行為。”
除短視頻平臺外,類似銷售假酒的問題在各大電商平臺也時有發生。《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某電商平臺的投訴後發現,關於白酒品質問題的投訴不在少數,例如,“購買的白酒沒有標注保質期”“生産日期距今已有一年多”“開盒後酒味過於刺鼻”“酒杯酒壺品質極差”“自稱‘送禮佳品’卻未提供禮品袋”以及“價格波動較大”等。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副秘書長袁帥建議,電商及網路直播平臺應積極配合監管部門,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全力打擊套路直播、虛假直播等。同時,也要發揮平臺的觸達消費者提示作用,幫助消費者樹立維權意識,構建一個良性、綠色、健康的直播環境,如此才能長久發展。
上市公司“重拳出擊”打假
“隨著監管措施加快落地和消費者、品牌方回歸理性,直播帶貨行業滋生亂象、貓膩的可能性將持續降低,‘割韭菜'等現象也將逐漸減少,良心經營的企業和主播才將最終存活。”袁帥如是説。
其實,對於推動白酒行業高品質發展,上市公司一直從未停止腳步。從1997年引進防偽技術至今,茅臺酒防偽已經歷5次升級換代。近年來更是斥資1.27億元研製了RFID防偽溯源系統,開啟了酒類驗證的里程碑。
舍得酒業總裁助理、生産保障中心總經理余東在今年建議,推動行業發展重點要關注智慧財産權保護、維護市場秩序等。據悉,2018年1月份至2021年8月份,舍得酒業打假維權部處理打假案件75件,侵權案件24件,查獲舍得、沱牌系列假酒60多萬瓶,假冒包材約655萬套;查貨侵權産品約25萬瓶,侵權包材約47萬套。
“白酒行業亂象主要受不合規的異地授權生産以及氾濫的貼牌酒所致。”武漢金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異地授權生産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僅擾亂當地市場競爭格局,對合法納稅企業來講是惡性競爭,而且也是一種偷稅行為,逃避屬地監管;而貼牌酒亂象主要是在短視頻平臺賣貨,價格虛高,産品往往包裝華麗,但是酒質很差,對消費者是一種欺騙行為。”
知趣諮詢總經理蔡學飛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白酒業亂象很多,規範要從國家、行業和企業多方面來努力,普及健康飲酒知識,提高居民酒類産品的辨別能力,並且不斷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加快酒類品質升級。”
蔡學飛同時提醒消費者,缺乏專業知識的普通老百姓,最好不要購買竄貨酒,也不要為了貪小便宜,輕易購買非正規渠道酒水,還是要通過大型商超、品牌專賣店等正規渠道購買,並且索要發票與出庫單,以便出了問題後,尋求賠償;其次,酒水售賣一般都遵循“離櫃不負責”原則,因此,消費者可在店內當著商家的面,把酒的生産日期與溯源碼記錄下來;最後,如果消費者對於自己夠買的酒水存疑,可以撥打廠方售後電話進行核實。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