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 發佈時間:2015-11-02 09:31:51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王婭莉

  “堅持生態優先,協調經濟發展。”近日,由山東省泗水縣政府及中國食品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食品軟實力建設——生態文明與縣域食品經濟發展‘泗水實踐’研討會”在泗水縣召開。研討會聚焦“生態文明與縣域經濟食品發展”、“軟實力建設與食品企業轉型升級“等內容,研討“生態文明與食品産業互動發展——泗水模式”的理論與實踐,從而為行業、企業、縣域經濟三大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

  十八大之後,泗水縣政府確立了“以生態立縣為中心,以生態和發展為兩個基本點,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政策,同時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品産業。食品産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傳統到現代、從分散到集群的歷史變革。目前泗水縣各類食品加工企業達到120余家,其中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企業5家,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3家,市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9家。匯源、娃哈哈、康師傅等“中國500強企業”紛紛落戶泗水,礦泉水生産、生豬養殖、灌裝飲料、甘薯深加工等項目開工建設、建成投産,一系列礦泉水生産項目、飲料生産項目正積極推進。薯類澱粉製品行業、礦泉水及飲料行業、肉類加工行業、糧油深加工四大支系食品産業,已形成集聚集約發展大趨勢。

  目前,泗水縣堅持以“泗水模式”為發展策略,取得了可喜的生態成果與經濟成果,先後獲得了多項國家級榮譽:全國食品工業強縣、中國食品工業軟實力建設“生態文明”典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科技進步縣、全國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全國無公害農産品標誌推廣與監管示範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示範縣、“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永久舉辦地、中國宜居宜業典範縣、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示範縣、中國優質林果之鄉、中國優質花生之鄉、中國優質地瓜原産地。

  “泗水模式“是當代中國深化改革、實現兩個100年偉大目標,搞好新城鎮建設,落實“生態文明”發展戰略,推動“內生性發展”,立足縣域經濟層面的“新型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泗水模式並非僅僅是泗水的發展模式,其深入基層而緊靠國家政策的發展模式對全國各地縣域經濟起到推動作用。依靠泗水模式所取得的經濟成果、生態成果、文化成果、理論成果證明其是十八大確立的“生態文明”國家戰略的基層實踐典範。

  山東省省委有關負責人“從文化大省到食品産業強省的思考與實踐”等不同方面闡述了“泗水模式”在縣域經濟層面的突出貢獻及模範帶頭作用。

  如何在成功模式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本次研討會給出了答案:模式進化。“泗水模式“下的泗水在食品産業上已取得巨大的成功,但這些成功更多的是食品産業硬實力的體現。在産業多元化發展的今天,軟實力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將食品軟實力建設及食品産業轉型升級作為”泗水模式“的進化方向是可取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