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在改革中迎來檢驗檢測服務業大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9-18 06:37:2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武津生/文

  近年來,檢驗檢測服務業先後被國家列為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生産性服務業,體現了國家及各行各業對檢驗檢測機構的重視和支援。2014年,我國檢驗檢測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銷售規模和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總體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截至2014年底的統計數據,我國共有各類檢驗檢測機構28000余家,共實現營業收入近1600億元,共向社會出具檢驗檢測報告3億余份,全行業共有從業人員86萬餘人,共擁有各類儀器設備近400萬台套,實驗室面積超過6000萬平方米。從機構的性質上看,2014年各類事業單位性質的檢驗檢測機構11500家,佔行業總規模的比例為40.58%,同比下降1.97個百分點,企業佔行業總規模的比例為56.1%,同比上升1.52個百分點。總的來説,檢驗檢測機構整合改革對行業,尤其是對事業單位産生了一定影響,事業單位性質的檢驗檢測機構總體規模將進一步減少,企業制的檢驗檢測機構規模將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格局初步形成。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國內檢驗檢測機構在市場佔有率、品牌競爭力等方面與外資機構仍存在較大差距。2014年,國內市場營收前20名的檢測機構中,外資佔7家,這7家外資機構營收規模佔前20名檢測機構營收總規模的45.56%。我們仍需要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培育真正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在市場競爭中促進行業發展,實現中國檢驗檢測機構專業化提升、規模化整合、市場化運營、國際化發展的目標。

  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是國務院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的重要改革舉措。一年多來,各項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湖北省在省政府的主導下,由省特檢院縱向整合全省15家特檢機構,整合後規模、能力和效率顯著提升。湖北省宜昌市、鄂州市和京山縣政府整合原來隸屬於不同部門的技術機構,組建直屬於市(縣)政府的綜合檢驗檢測中心。甘肅省政府印發《甘肅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指導意見》及三項整合試點方案,這是全國省級層面出臺的第一份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指導意見。廣州市以建設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為契機,整合、規劃、佈局、建設一批檢驗檢測認證集團取得積極進展,計劃將廣州市建設成為區域性的檢驗檢測産業高地。南京市出臺了《市政府關於加快智慧財産權服務業和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從政策、資金方面對檢驗檢測服務業給與大力支援,不久之前,江蘇首個檢驗檢測服務業集聚區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首批50余家檢驗檢測及服務機構落戶南京。四川、河南、廣西、貴州、湖南、福建、深圳等省區市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均取得了積極進展。

  質檢系統檢驗檢測機構在全國機構總數中佔比高、影響大,質檢總局作為全國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的牽頭部門之一,於今年3月正式印發《全國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指導意見》,文件明確了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按照公益類和經營類“兩類機構”進行整合的分類要求,提出了供各地選擇或參照的五種整合模式,部署了質檢系統整合改革的三大重點任務、六大改革試點和四項保障措施。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抓好質檢系統機構整合改革的實施工作,力爭到2017年,基本完成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公益類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職責清晰、保障有力,經營類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轉企改制基本到位。

  縱觀全球,瑞士SGS、DNV GL船級社、德國TüV萊茵集團、美國UL等實力雄厚的歐美跨國公司,都經歷了由非營利機構向市場化企業轉變,由單一業務向多元化、寬領域業務擴展,由本土化向國際化拓展,不斷轉換體制機制,不失時機優化重組,遵照市場規律做大做強的成功路子。而東歐國家,經歷上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主義制度轉變為資本主義制度的體制變化,波蘭、捷克等國雖然取得了較快的經濟發展,但在檢驗檢測認證領域,沒有及時對技術機構進行資源整合和市場化改革,傳統的體制機制難以真正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絕大部分檢驗檢測認證市場被大型國際機構所佔領。這也啟示我們:如果我國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瞻前顧後,裹足不前,很有可能步東歐國家後塵,錯失整合改革的“窗口期”和做強做大的“機遇期”。

  下一步,質檢總局將會配合中央編辦,發揮全國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工作組的牽頭部門作用,主要通過制定出臺有關政策,形成整合改革的“激勵機制”和“倒逼機制”,促進各部門主動改革。通過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溝通協作,實施産業化專項和科技服務業項目等配套措施,加強對先期試點單位的政策支援。培育真正獨立、公正、公認、權威的第三方機構,充分參與市場競爭。

  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將逐步打破制約檢驗檢測服務業快速發展的制度藩籬,為檢驗檢測機構市場化發展創造更加廣闊的舞臺。與此同時,基於網際網路資訊技術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中國政府提出“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檢驗檢測行業要及時跟進,主動探索基於網際網路思維的檢驗檢測服務模式創新,實現轉型升級。創新模式要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虛擬儀器等網際網路衍生手段,革新檢測技術,優化資源配置,節省檢測成本,最終建立平臺、用戶和合作方多主體共贏互利的生態圈,實現現代檢驗檢測服務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節選自質檢總局科技司司長武津生在第七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上的致辭)

  工作探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