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仙作”傢具的轉型之路

  • 發佈時間:2015-04-30 09:33:0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品質觀察室

  □姚 婧 陳茂鳳本報記者 江 東

  2003年到2013年的這10年,對於福建省仙遊縣紅木産業發展來説,是一個歷史積澱的節點,也是下一個發展的起點。近年來,從木材到傢具、從生産到市場、從産品到文化,一系列的聯動效應,使仙遊紅木産業歷經急速壯大、同質競爭、發展躊躇不前等産業發展硬傷,“改變、調整、轉型”成為該産業的理性選擇和唯一齣路。

  仙遊是全國主要紅木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古典傢具高檔産品佔國內市場份額7成以上。作為“中國古典工藝傢具之都”,“仙作”傢具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重頭戲,2013年“仙作”年産值300多億元,遙遙領先國內其他紅木産區。在發展的“黃金階段”,仙遊紅木企業“一哄而上”,導致原材料緊缺、無序競爭、融資難等問題一觸即發。受週邊環境影響,從2014年開始,當地紅木企業開始進入一個分水嶺,紅木市場整體上處於低迷和蕭條狀態,這也給行業提供了一次盤整轉型的契機。“過去10年,‘仙作’的繁榮崛起,除了區域集中優勢,主要還是得益於原材料上漲帶來的紅利。在創造和革新方面,他們還處在借鑒和模倣階段,自成一家的風格還不夠鮮明。”福建省古典傢具協會會長黃福華直言不諱地表示。因此,下一階段仙遊紅木産業應該是以精品製作為主導、産業規模與品牌影響力齊頭並進的發展思路。

  黃福華的設想與2015年仙遊縣政府工作報告不謀而合。該報告明確指出,提升傳統産業,要突出抓龍頭、創品牌、拓市場、促轉型,引導工藝企業由單純開發高端市場産品向中高端和大眾化消費並重轉變,研發面向大眾、適銷對路的新中式新古典家居産品,實現全年工藝美術産業産值突破380億元。根據仙遊縣的發展規劃,未來“抱團聚合”成為仙作新一輪的發展模式,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

  政府的助推沒有停止于紙面。在行業發展停頓不前時,仙遊縣政府有針對性地抓好整體規劃、引導、服務、規範等工作,四處考察市場、擬定發展框架、組織行業展會、規劃配套平臺等,為仙遊紅木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從規劃入手,該縣更提出重點加快“一街四走廊”(即中國古典工藝傢具第一長街,城關至榜頭、榜頭至連天紅、城關至度尾、城關至郊尾四條工藝走廊)、“兩園六個城”(即工藝産業園、仙作物流園、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國際油畫城、石藝城、永鴻文化城、根藝古玩城、海峽藝雕旅遊城)建設,重點解決“缺乏平臺、集聚度不夠”的問題。

  “隨著仙遊的産業平臺日益健全,地區整體實力迅速發展。但是,仙遊還沒有産生一家在全國紅木行業中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旗艦品牌,導致行業發展中生産貿易大於文化傳承,批發走量多於零售維護,軟實力與硬實力明顯不對等。”仙遊縣市場監管局蔡振鋒曾憂心忡忡地表示,面對整體市場,打通和終端消費者銜接的渠道,更應該要有品牌意識。在産品造型、工藝技術以及材料品質上下功夫的同時,加強企業宣傳和品牌建設也很重要,要提升軟實力。

  如今,在當地市場監管局的積極推動下,仙遊縣正式獲批成為“全國紅木古典傢具産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除享受地方政府政策外,還將享受到質檢總局在品質管理、技術檢測、檢驗檢疫、許可審批、執法打假、標準制定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同時,為進一步規範紅木傢具市場秩序,維護“仙作”産品形象,4月中旬至年底,仙遊縣將全面開展紅木傢具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以合同違法、産品品質、誠信經營為重點內容,分排查摸底、集中整治和長效監管3個階段進行。此外,福建省質監局將在“仙作”企業推行首席品質官制度,對企業品質工作負全面責任。“有了標準還要有不疏漏的監管和不走樣的執行。”蔡振鋒對此很清楚。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還組織開展“工藝企業服務年”活動,由縣領導帶隊赴工藝企業調研,集中解決企業在融資、管理、人才、原材料方面遇到的困難。政府還積極打造出相關標準與協會,支援三福、群仙、懷古、永盛藝壇等優勢企業組建行銷聯盟共同發展,全力推進仙遊古典工藝傢具行業的發展。

  該縣還建立了全國性的工藝美術技能人才基地,每年財政預算的3%作為人才開發基金。同時鼓勵企業創建自主電商品牌,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電子商務O2O模式,加強以博覽城為代表的電子交易平臺和以家更美為代表的電子倉儲物流平臺建設。

  如今,仙遊古典傢具産業聚集的資金已達數百億元,珍稀原料基地、名木交易市場、物流配送網路也逐漸形成,整條産業鏈初具雛型。其中政府重點扶持培育的三福、貢品軒、懷古、福森、壩下明珠等實力企業正引領著行業轉型升級。今年第一季度,該縣的工藝美術産業産值已突破8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50%。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