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調和汽油國標:哭笑不得未必做不得

  • 發佈時間:2015-03-26 09:33:3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語絲

  □徐 風

  央視“3.15”晚會曝光山東兩家企業涉嫌非法生産車用調和汽油、一家企業涉嫌非法組織車用調和汽油技術培訓班已經過去10多天了,監管部門也正在查處,但此次事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所謂的調和汽油竟然符合國家標準,這讓標準化業內人士哭笑不得。

  山東省質監局在3月15日連夜開展查處行動,截至3月17日調查發現,兩家調和汽油的生産廠家屬非煉化企業,均沒有車用汽油的生産和銷售資質,目前山東已經部署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汽油生産環節專項整治行動。

  無生産和銷售資質,就算生産原料和中石油、中石化來自一處,也要受到查處。目前,山東墾利豐源化工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勾兌成品油已成定案,而山東魯深發化工有限公司生産調和汽油的直接證明尚未查到,淄博聖通化工研究所涉嫌非法組織調和汽油技術培訓問題已依法進行了查處,正在進一步核查。

  沒有查到的還要接著查,進一步核查的也要有個交代,但無生産資質的企業竟然生産出符合國家標準的汽油,卻不見得就能調查出個所以然來。

  晚會現場和場外的觀眾很憤怒。只是不知這憤怒指向生産企業的有多少,指向國家標準的又有多少?企業就這麼著了,總會有一些不爭氣的企業。但是,難道這次又是國家標準的錯?雖然資訊大爆炸時代的憤怒就跟氣球爆炸了一樣,沒過幾分鐘就啥事兒都沒有了。但對於指向國家標準的憤怒,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多年來發生在食品和消費品領域的諸多事件,每當事件發生,總會有人指責國家標準指標太低、國家標準滯後云云。不過這一次公眾很成熟,目前除只言片語的網上評論,還沒有對國家標準的指責和追問。

  那麼,標準化業內人士對這種調和汽油竟然符合國家標準該是怎樣的感受?除現場查獲的原料,還有什麼原料能調和出符合國家標準的汽油?如果哪位業內權威人士提出這樣的疑問,我想那表情既不會是以汽油品質為己任的凝重,也不會是大尾巴狼似的深沉,只能是哭笑不得。

  制定汽油標準有個前提,即這個汽油是以石油為原料煉製出來的,這無需找多少專家、開多少次會、做多少次試驗測試來證明。

  制定標準的一個重要原則,即是在滿足品質以及健康、安全、環保等要求的前提下,指標的設定越少越好。就汽油標準而言,滿足給汽車提供足夠動力的狹義品質已不成問題,而健康、安全、環保等廣義的品質,其實都集中在環保即公眾關心的排放上。以石油為原料的汽油會産生哪些影響環境、危害健康安全的排放是有著全球共識的,標準指標的多少和高低,往往取決於企業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博弈,因為提高某些有毒有害排放的指標限量以及增加某些指標限量,會使企業增加生産成本。但是無論怎樣博弈,從國Ⅲ到國Ⅴ一路走來,博弈雙方説的都是以石油為原料的汽油,所以汽油國家標準也就不會存在來自石油以及煉製汽油添加輔助原料之外有毒有害排放的指標,這應該是“3.15”曝光企業生産的調和汽油能夠滿足國家標準的原因所在。

  除了生産調和汽油,這次曝光的一家企業還涉嫌非法組織調和汽油培訓班,這或許足以説明調和汽油巨大的潛在利益,難怪很多網友跟帖追問他們所在的省份是否也有生産調和汽油的企業。在引起監管部門重視和嚴厲查處之外,標準化業內是否也應該對調和汽油的原料及其生産工藝予以關注?培訓班的存在至少説明生産調和汽油正在形成規模。一起哭笑不得的事件不能總是停止在哭與笑之間,如果調和汽油的生産企業不僅限于山東省,就需要針對調和汽油生産原料能夠産生的有毒有害排放以及危害汽車安全的因素制定一項檢測標準,如同蘇丹紅事件爆發後國家專門組織制定了蘇丹紅檢測標準一樣。

  如果生産調和汽油的原料經過規範,工藝經過改進,在排放和安全等指標以及生産成本上可以和單一以石油為原料的汽油有一拼,就需要制定一項“調和汽油”國家標準了,雖然這純屬小概率事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