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縛住處方權的手

  • 發佈時間:2015-03-11 09:32:3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縛住處方權的手

  □ 木須蟲

  藥價虛高幾乎是公開的秘密,業內人士用數據標注可降價的空間,僅僅有助於公眾有一個直觀的判斷。怎麼讓藥品價格降下來,讓群眾切實受益,不僅是公共話題,也是這些年“兩會”熱議的焦點。有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凡藥品降價,不管是什麼手段,最終面臨都是退市的結局,即所謂的“降價死”。在新一輪醫改中,藥品定價市場化,也被寫入相關方案,2700余種國家定價藥品,將接受市場的博弈。但是,很少有觀點認為,這樣的改革會使得藥品價格真正降下來。

  其實,藥品並非簡單的商品,患者有通過價格比較“用腳投票”的權利。藥品與醫療行為密不可分,換言之,在諸多同類藥品、同等療效藥品中,選擇什麼藥,有處方權的醫生有絕對選擇權利,其次是醫院對藥品的選擇。毫無疑問,藥企競爭的重點不是患者,也不是藥品招標機構,真正取悅的是醫生和醫院藥房。無論藥品價格有沒有優勢,醫療不選擇便等於零。

  正是因為如此,圍繞醫療藥品耗材購銷領域的商業賄賂屢見不鮮,至於臨床用藥的回扣,也是醫療領域的潛規則。如,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輔仁藥業集團董事長朱文臣説,藥品出廠價包含約15%至20%的提成。高價藥受益的並不是藥企,而是醫療購銷與醫用的中間環節。毫無疑問,對藥品高價的依賴,恰恰是藥企基於非正當競爭秩序生存的籌碼,難以撼動的奶酪。

  毫無疑問,不管是將藥品定價權放給市場,還是改革藥品採購方式、供應渠道,事實上都難以控制醫療對藥品的選擇。也就是説,只有醫生有充分選擇的空間,不正當牟利的衝動就會存在,以此為構架非正當競爭秩序的格便不會瓦解,不同的僅是藥價虛高的程度罷了。

  藥品降價關鍵要縛住處方權的手,或者説建立醫生願意選擇性價比更優藥品的利益機制。顯然,降藥價僅有藥改是不夠,加速醫改顯得尤為關鍵。這些年常提的“以藥養醫”是醫療弊端的概括,普遍的觀點是“以技養醫”來替代,客觀來説這是方向,讓醫生能夠通過技術來獲取可觀的收入,可以減輕對醫藥回扣的誘惑,願意用低價藥。

  但是,不得不説這是理想狀態,跟高薪養廉是一個道理。之於操作,重點是如何讓醫療選擇高價藥更符合醫院與醫生的利益最大化。除了醫療處方技術的明確實價之外,來自於財政補貼以及“醫保買單者”,對醫療服務與價格的制約,需要建立清晰的規則,這些成了“西瓜”,高價藥的“芝麻”才可能捨棄。此外,加快培育民營醫療機構、加強醫療腐敗治理立法,建立醫療規範嚴明的市場環境。多手並舉,綜合治理,才可能切割掉藥價虛高的灰色利益鏈條,藥價才有可能恢復市場理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