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水貨”水在哪兒

  • 發佈時間:2014-12-04 09:34:3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水貨”水在哪兒

  □ 胡立彪

  一提水貨,許多人會想到手機、電腦、汽車、手錶、酒類等産品,聽上去是有點檔次的東西。其實,水貨根本沒有檔次之分,只要搞水貨的人覺得有錢可賺,就連紙尿褲都倒騰。不久前廣東省拱北海關打掉一個以雇傭“水客”採取“螞蟻搬家”手法走私日本紙尿褲進境的犯罪團夥,涉案紙尿褲達25萬包,案值約2500萬元,涉嫌偷逃稅款506萬元。

  紙尿褲能成為水貨,關鍵原因就在於,與其他“有點檔次”的東西一樣,它在國內市場賣得好而且價格高。當然,這裡所謂的“價格高”是與國外市場相比的,而兩個市場的價差正成為水貨之所出的條件。大家都知道,水貨不是假貨,它只是沒有市場授權罷了。換句話説,水貨都是真貨,只是它們沒有交稅(市場授權)而省去部分成本,因而在國內市場售價較行貨要低。舉例來説,前文提到海關查獲的紙尿褲中應該有知名日本品牌大王紙尿褲,該品牌紙尿褲L號68片裝一包淘寶售價要165元,其他正規商場一般要超過200元,但水貨價只要100元。這樣的差價足夠令人驚訝乃至動心。

  任何東西,只要國內外市場存在較大差價,就有出現水貨的可能性。有時候,一些産品(比如耐克鞋、蘋果手機等)在國內生産,銷往國外市場卻比國內市場價格還要低,這種情況更成為水貨的催化劑。原因也不難找:首先是我國目前實行出口退稅政策。由於我國擁有加工裝配環節的比較優勢,而為了拉動經濟增長和解決就業,國家制定了促進出口的退稅政策。事實證明,這是一把雙刃劍。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外貿出口企業的利潤一再被擠壓,不少製造企業都是不賺錢甚至貼錢接訂單,而出口退稅部分就成了他們賺取微薄利潤甚至補回虧損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産品的出口退稅不僅為歐美發達國家提供補助,維持著他們的高消費水準,而且直接構成出口商品價格低於國內的原因:減少17%的增值稅至少可以使出口商品價格比國內下降17%。

  雖然在海外市場賣得便宜,但同樣的商品再流回國內卻要繳納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等,這無疑會提高售價。同時,國內流通環節的中間費用過高是一個久被詬病的痼疾。一方面銷售網路不健全,分銷成本很高,一件商品進入銷售終端除了運輸費用外還有很高的進場費、攤位費、上架費等等費用;另一方面,直銷模式落後,仍以代理銷售為主,而各級代理商都要雁過拔毛,抽取利潤。有些企業還進行一些“公關活動”,其花費也會計入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樣一圈下來的所有費用最終都會體現在産品的標價上,並由消費者來買單。

  除了市場因素,一些制度性原因也對抬高商品市場價格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必須承認,目前國內市場還存在一些不透明、不規範、不合理的地方,這就導致了高昂的交易費用和制度運作成本。鐵路、公路、空運都沒有完全實現市場化,物流系統質次價高。數據顯示,在中國,全社會物流總成本佔GDP比重的21.3%左右,而發達國家則是10%左右。

  有上述種種現象存在,國內企業生産的産品在國內市場售價高就不足為奇,而正基於此,水貨才有了其生存的空間。政府一直在打擊水貨,但似乎並不能根除,原因即在於它有市場。只有改變當前出口驅動型的增長模式,使中國製造産品在全球産業分工中向高端延伸,提高其對國內産業結構升級、國民福利的貢獻率,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表現為內外有別的價格差,水貨之水才能被擠壓出去,從而因失去生存條件而壽終正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