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丟面子的“面子消費”

  • 發佈時間:2014-10-16 10:34:0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丟面子的“面子消費”

  □ 林 鳴

  國産影視劇中人物常常大叫:“給我點兒面子行嗎?”遇到這個時候,一般對手都會讓步,因為在我們中國人眼裏,這個東西比天都大。同樣,在消費領域,面子也不容小覷。不信,您可以去飯莊酒樓瞧瞧。某大飯館的老闆娘,談起餐飲浪費現象直搖頭。她嘖嘖地説:“隨便一場婚宴,二十幾桌算少的。辦喜事嘛,酒少不了。可喝多了酒,菜就全剩下了,而能喝到肚子裏的酒連一半都不到。而且這種浪費沒人制止,那樣做新郎新娘多沒面子啊。”

  要説,眼下最大的面子消費,應該是奢侈品消費。中國奢侈品消費額已居全球首位。有識之士反覆提醒:由少數人“炫耀性消費”掙來的“世界第一”,對於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和諧進步並沒有多少積極意義。與其拼命往自己臉上貼金,不如靜下心來思考:如何做到避免財富分配的“馬太效應”,填補貧富懸殊的鴻溝?眾所週知,一個正常社會,如果窮人過不好,富人也會害怕不安。

  中國是禮儀之邦,也是個人情社會。然而,過分重禮儀很容易導致形式化。調查顯示,國人在消費中往往更重視別人的看法和意見,更關注個人消費的社會群體效應。不論城市農村,也不論貧富貴賤,大家都視面子為第一消費要素,將“進貢”送禮、維繫關係等視為基本需要,將爭表現、給面子和禮尚往來列入行為規範,從而形成我們社會中恒久而普遍的面子消費,造就出中國浩大的特殊“消費文化”。據分析,中國人的面子消費可分為四種類型——個人情感型、個人功利型、社交情感型和商務功利型。可以説,其中任何一種類型都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受人情輿論、生存發展和其社會外力所致。再譬如,每到年底,各個行業、部門召開的總結會、表彰會、酬謝會特別多。別看平時賓館會議廳多有閒置,可一到年底,則會出現爆滿現象。“大會小會,挨個排隊”,就是形容年底各賓館承辦會議的盛況。一位會議中心工作人員提及浪費現象心疼不已:有的會議的瓶裝水是企業贊助的,而散會時大多數瓶裝水只喝了一兩口,只能全部扔掉;有些會議提供厚厚一摞資料,但多數與會者在散會時直接把資料扔在桌上一走了之;為了會議效果更好,即使窗外陽光明媚,也要拉上厚窗簾,室內燈火通明。儘管這些會議造成不小的浪費,但場面莊嚴了,氣氛熱烈了,面子給足了,讓來賓和領導滿意。一切OK。

  中國人愛“面子”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至於“裏子”如何,則可不聞不問。大家知道,消費的本來目的是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但為面子而揮霍的習慣,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比如有人覺得不買車沒有面子,即使不需要,他也要貸款跨入有車一族,因為這事跟面子有關。就這樣,每月都要還銀行貸款,給自己增加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有人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明明心裏有意見,可是覺得與商家理論有失面子,於是放棄正當維權。消費專家指出:在一個消費日趨複雜、多樣的時代,需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拋棄庸俗的面子觀,實施理性、科學、文明、健康的消費。然而,我對這類“呼籲”從來不樂觀。教育學家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從娃娃抓起”,但從給老師送禮的現象看,這第一步棋就走輸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