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缺陷調查對象還包括零部件生産者

  • 發佈時間:2014-10-13 09:32:2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何可

  日前,國務院法制辦網站公佈了《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規定生産者應當自召回計劃備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通過報刊、網站、廣播、電視等方式發佈缺陷汽車産品資訊和召回資訊,並在30個工作日內以掛號信等有效方式告知車主。未按規定發佈資訊的將面臨最高3萬元罰款。

  與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相比,此次徵求意見稿除對汽車産品生産者、經營者在産品召回中的責任和義務進行相應規定外,明確將零部件生産者一併納入到産品召回管理辦法規定的內容中。此前《條例》規定,國務院産品品質監督部門開展缺陷調查,可以進入生産者、經營者的生産經營場所進行現場調查,查閱、複製相關資料和記錄,向相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汽車産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情況。這其中的缺陷調查對象僅涉及生産者和經營者。

  此次徵求意見稿中規定,質檢總局和受委託的省級質檢部門開展缺陷調查,可以進入生産者、經營者、零部件生産者的生産經營場所進行現場調查。與《條例》相比,意見稿在“生産者、經營者”的基礎上,新增加了“零部件生産者”。

  5種違規情形將被罰

  徵求意見稿提出“生産者應當建立健全汽車産品可追溯資訊管理制度,確保能夠及時確定缺陷汽車産品的召回範圍並通知車主”。為此,意見稿在罰則中擬明確生産者存在5種違反規定情形且逾期未改正的,將被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這5種情形分別是:未按時更新備案資訊的;未按時提交調查分析結果的;未按規定保存汽車産品召回記錄的;未按規定發佈缺陷汽車産品資訊和召回資訊的;未將召回計劃通報零部件生産者的。

  同時,針對零部件生産者,徵求意見稿特別提出:零部件生産者違反本辦法規定不配合缺陷調查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在資訊管理方面, 徵求意見稿對生産者應當保存的汽車産品設計、製造、標識、檢驗等方面的資訊進行了詳細列舉。其中包括:汽車産品設計、製造、標識、檢驗的相關文件和品質控制資訊;汽車産品零部件生産者及零部件的設計、製造、檢驗資訊;汽車産品生産批次及技術變更資訊;其他相關資訊。

  除此之外,意見稿規定生産者還應當保存車主名稱、有效證件號碼、通信地址、聯繫電話、電子郵箱、購買日期、車輛識別代碼等汽車産品初次銷售的車主資訊。

  根據意見稿,生産者還應當向質檢總局備案以下資訊:與汽車産品安全相關的仲裁和訴訟資訊;汽車産品技術服務通報、公告等資訊。

  企業有異議可組織聽證

  徵求意見稿充分考慮了對於汽車産品生産者的權利。徵求意見稿擬明確,質檢總局調查認為汽車産品存在缺陷的,應當向生産者發出缺陷汽車産品召回通知書,通知生産者實施召回。生産者認為其汽車産品不存在缺陷的,可以自收到缺陷汽車産品召回通知書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向質檢總局提出書面異議,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對於生産者在15個工作日內提出異議的,質檢總局應當組織與生産者無利害關係的專家對生産者提交的證明材料進行論證;生産者申請聽證的或質檢總局根據工作需要認為有必要組織聽證的,可以組織聽證。

  徵求意見稿要求,生産者實施召回應當按照質檢總局的規定制定召回計劃,並自確認汽車産品存在缺陷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或被責令召回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質檢總局備案;同時以有效方式通報經營者。

  對於“有效方式”, 徵求意見稿也予以明確:生産者應當自召回計劃備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通過報刊、網站、廣播、電視等便於公眾知曉的方式發佈缺陷汽車産品資訊和實施召回的相關資訊,30個工作日內以掛號信等有效方式告知車主汽車産品存在的缺陷、避免損害發生的應急處置方法和生産者消除缺陷的措施等事項。同時,生産者應當通過熱線電話、網路平臺等方式接受公眾諮詢。

  評估專家不應涉及利害關係

  徵求意見稿擬規定,生産者應當保存已實施召回的汽車産品召回記錄,且保存期不得少於10年。

  意見稿擬規定,生産者應當自召回實施之日起每3個月向質檢總局提交一次召回階段性報告。質檢總局有特殊要求的,生産者應當按要求提交。生産者應當在完成召回計劃後15個工作日內,向質檢總局提交召回總結報告。徵求意見稿還提出,質檢總局負責對生産者召回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組織與生産者無利害關係的專家對消除缺陷的效果進行評估。

  此次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14年10月30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