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電子學習産品:“火”不一定品質高

  • 發佈時間:2014-08-29 09:36:01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時下正在央視熱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不僅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也讓現場使用的各類電子學習産品“火起來”。

  電子學習用品雖然種類豐富、功能齊全,但産品品質卻良莠不齊。從近3年的監督抽查結果來看,出現品質不合格的企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的知名産品,如諾亞舟電子詞典、清華同方早教筆、啟明星學生電腦等均上過品質“黑榜”。

  硬傷突出軟肋集中

  據悉,對於學習機、電子辭典等各類學生學習教育用的電子産品,我國當前主要將其歸類為手持式個人資訊處理設備産品。縱觀2011年至2013年近3年的國家品質監督抽查結果,整體合格率並不是十分令人滿意。品質問題主要表現在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其中,硬體方面,主要表現在輻射騷擾、電源端子傳導騷擾、浪涌(衝擊)抗擾度、靜電放電項目這幾項;軟體方面,主要問題只有一個:字符項目。

  2011年,質檢總局抽查了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等地52種産品,發現有15種産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合格率僅為71%;2012年,質檢總局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廣東等地55種産品,發現有9種産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合格率上升到了84%;2013年,質檢總局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安徽、廣東等地43批次産品,發現8批次産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合格率為82%。

  地方品質監督抽查中,學生教育電子産品的品質問題也大同小異。2011年,廣東省質監局抽查了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等地産品50批次,經檢驗,産品實物品質合格率為60%。發現的不合格項目主要包括:干擾特性、標記、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電源插頭、故障試驗、電性能等。

  原材料把關不嚴

  廣東省質監局在其針對電子教學産品的品質監督抽查中指出,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生産企業不重視産品的品質控制;二是部分生産企業未針對關鍵零部件建立嚴格的進貨檢驗規範和檢驗程式並有效實施;三是産品在結構和電路設計上存在缺陷;四是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劣質原材料,這也是造成目前整個行業産品品質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字符項目不合格與廠家的字庫選擇有關,這個目前是我國的強制性國標要求。造成電磁相容、電子輻射等方面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跟一些關鍵部件的品質密切相關。”國家中文資訊處理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資訊及電工産品檢測中心主任張楠告訴記者:“如果廠家選用的接收器、晶片、螢幕以及電池等零部件的品質不過關,都有可能造成電子相容、電磁輻射等檢測超標。”

  張楠認為,對於一些中小企業而言,造成不合格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缺乏專業的檢測設備和檢測能力,需要專業的檢測機構對其原材料和成品進行品質把關;對於一些知名企業來説,如果自身具備的專業的檢測水準還出現品質問題,最大的可能是出於成本的考慮,選用了品質不好的原材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