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微商,拿什麼來約束你

  • 發佈時間:2014-08-22 08:35:0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韋何靜 本報記者 傅江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當你打開微信朋友圈,出現在你眼前的不再只是好友發表的美食、自拍與牢騷,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面膜與服裝的宣傳或代購標語,讓你懷疑是否打開方式不對,錯入了淘寶!沒錯,朋友圈還是朋友圈,只是它多了一樣功能——微商平臺。

  隨著微信用戶的迅猛發展,利用朋友圈行銷産品正成為一種新的模式,而參與這種新鮮模式的商家則被稱為“微商”。憑藉一部手機,借助朋友圈的平臺,就可以將自己的東西銷售出去。

  暴力行銷 朋友圈變賣場

  不同於傳統電商,微商是直接與買家一對一交流,賣家將商品圖片與文字描述發表在朋友圈上,顧客如果感興趣就主動在微信上與賣家交流,雙方達成一致後開始交易,從而免去了很多繁瑣流程。今年剛大學畢業的小秦就是眾多90後微商中的一個。她在偶然間接觸了微商後便動了心,利用工作之餘幹起了微商,主要售賣某品牌的面膜。談起微商,小秦説得頭頭是道:“現在大家早上起來看朋友圈,中午休息看朋友圈,過馬路也要看看朋友圈,一個微信號可以加幾千人,發一個商品資料,就會有上千人看到,一個地理位置優越的商場,每天的人流量也不過如此……所以才想要在微信上賣面膜。女孩子嘛,哪個不愛美,我的面膜好用,不愁賣不出去。”

  小秦還向記者介紹,她的面膜都是從她的上級代理進的貨,而上級代理如果是總代理的話,便會直接從公司發貨。但她也説,並不是每個微商都會進貨,有的微商只是充當一個中間人的角色,與顧客談妥價錢之後,通知廠商發貨,自己只賺取一些中間的差價,還有一些就是代購了。從上級代理拿到貨以後,小秦要做的就是給商品拍一些圖片,配上文字,然後發到朋友圈去。剛開始,小秦並不懂如何經營,好幾天賣不出一片面膜,後來才慢慢摸出門道。“做微商的要不斷地加好友,只有好友數量多了,面膜才可能賣得出去”,小秦這樣説,“然後就是不斷刷朋友圈了,因為你不刷的話,資訊很快就會被頂下去,朋友就看不到了。”

  通過不斷刷朋友圈來獲取關注度,從而達到商品促銷的目的,有些人叫它“暴力行銷”。雖然有些人對這種行為很是反感,小秦也不好意思地説已經有朋友把她的資訊給遮罩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的確是一種簡單快速而又廉價的行銷方式。小秦説:“因為我平時的時間不多,所以每個月只賺1000多元,我的上級是總代,他做微商都已經買了一輛車!”

  微商大熱 是餡餅還是陷阱

  其實,微信推出以來,誰也沒有預料到會出現微商這個詞彙,甚至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微商為何物。就像淘寶和京東等購物網站興起一樣,人們此前似乎並沒有料到這種“新逛街時代”會如此火熱,而微商的出現不過是讓人們從“滑鼠購物”轉到“掌中購物”而已。乍一看,這似乎是繼淘寶之後又一個興起的購物平臺,而且比淘寶還要便利。微商省去了在淘寶開店的一系列繁瑣手續和費用,對於消費者來説,這是一種時尚簡單的購物體驗。但是,它真如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風光無限嗎?

  記者通過與微商小秦對話了解到,大部分微商並沒有實體店,店家真實資訊不全,收款後是否發貨、貨品售後服務等不確定因素都增加了消費風險,同時也是對微商信用的一種考驗。小秦還向記者透露,個別微商賣的化粧品雖然比網上便宜很多,但是十有八九是假貨。

  新興業態 如何規範管理

  “在微信上購物買到假貨應該到哪去投訴?”記者在網上搜索到很多類似的帖子,針對微信購物難以維權的現象,有關部門向記者表示,私人賣家在微信上開店,大都不通過支付寶等中間環節,而是通過網銀直接支付,這樣的支付方式風險很大。另外,賣家收款後是否發貨、貨品售後服務如何,這些都完全依賴於賣家的誠信度,在這方面消費者沒有一點主動權。

  其實,不管是在網上還是在微信上,網路購物一直都是監管的盲區,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屢受侵害。資料顯示,在網購中,有超過半數的人遇到過商品與圖片不符的情況,有1/5的人買到過偽劣和殘損物品。

  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國至今未出臺一部規範網路購物的法律,與網民數量超過6億、手機網民數量超過5億、每年網購交易額增速達到80%的現實極不相符,這也是近年來我國網購監管不力的原因之一。而微信這個平臺比普通網購更難監管。微信購物已經不僅是一種普通的買賣關係,而且是建立在熟人間的行銷。微信上各種熱銷的“神器”之所以賣得好,就是抓住了朋友間互相信任的特點。它不僅是對商品的拷問,更是對信任的拷問。在微信上賣商品,並不需要開網店那樣複雜、嚴格的手續,致使消費者的權益更加難以得到保障。而微信“朋友圈”這個新興市場,目前也並沒有相關法規對其進行規範管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