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10日訊(記者 曾薔)2021年全國“兩會”正如火如荼召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依然是各方關注的重點。《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政府面對歷史罕見的衝擊,在“六穩”工作基礎上,明確提出“六保”任務,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以保促穩、穩中求進。支援銀行定向增加貸款並降低利率水準,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50%以上,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
在2021年重點工作中,明確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金融機構要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分;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以上;今年務必做到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作為推動普惠金融發展主力軍的商業銀行過去一年在普惠金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今年又將如何加強自身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做好普惠金融工作以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中國網財經記者在兩會期間就以上問題採訪了多家商業銀行。
2020年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增速超30%
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一直是世界性難題。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以來,國家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戰略規劃和政策措施,以引導金融機構支援實體經濟,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過去一年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銀行業從增量、降價、提質、擴面四個方面對小微企業強化金融服務,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普惠金融服務效率和品質明顯提高。2020年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5.3萬億元,增速超過30%,其中5家大型銀行增長54.8%。
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會上,在介紹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時表示,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加快産品和服務創新,促進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根據有關國際組織報告,中國普惠金融服務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據悉,在産品創新方面,建設銀行針對疫情防控全産業鏈及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提供“雲義貸”專屬服務,對個體工商戶群體推出“個體工商戶經營快貸”“個體工商戶抵押快貸”等大數據信貸産品,對處於初創期、信用積累不足、缺少金融服務對接的,快速滿足客戶,加強首貸服務,提高金融服務覆蓋。截至2020年末,建設銀行“小微快貸”等新模式産品已累計為超過177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投放貸款超過3萬億元。
農業銀行産品服務“多”,推出“農銀e貸”線上系列産品,為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農戶等各類普惠客戶提供多樣的線上貸款服務。將農行普惠金融服務輸出至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各類數字政務平臺,擴寬服務渠道,讓更多小微企業能夠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截至2020年末,農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過9600億元,信貸支援157萬戶普惠客戶,金融服務457萬小微企業。
交通銀行發揮“長三角龍頭銀行”優勢,立足“上海主場”,積極對接上海“兩張網”建設,圍繞市民生活、醫療和小微企業等大普惠需求,借助數據、演算法、算力和金融科技手段,打造“惠民、利民、便民”的“交銀e辦事”産品。
廈門國際銀行2020年全年累計推出包括“房E貸、小微E貸、融易貸、成長貸、‘興安貸+’”在內多款普惠貸款産品,通過科技賦能,大大提升了該行“無接觸式”信貸服務水準,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援。
四川天府銀行探索針對有“核心技術”、“輕資産”特徵的創新型科技小微企業的融資解決方案,通過綁定“高新小微企業+高級知識人才+優質上游訂單”作為核心風控邏輯,結合風險補償機制進行風險分擔,研發小微企業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小微企業專利權質押貸款、小微科創貸三款專屬産品,成為唯一入圍四川省智慧財産權服務促進中心合作、首批入駐四川省科技協會搭建的“天府科技雲”平臺的城商行,完成了四川全省範圍內科創貸平臺搭建,積極扶持科技創新類小微企業發展。
在服務創新方面,建設銀行創新推出面向小微企業的一站式移動金融服務平臺——“惠懂你”。支援線上貸款測額、預約開戶、客戶識別、線上授權,以及貸款申請、簽約、支用、還款等功能在移動端的快捷辦理,為客戶提供7×24小時全天候服務,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路,讓普惠金融服務很便捷的呈現在企業主手中,有效滿足普惠型融資時間急、頻次高的需求。截至2020年末,“惠懂你”訪問量已突破1.1億次,提供授信金額近4400億元。
農業銀行在掌銀、網銀端推出專門服務小微企業的“普惠e站”,企業主不用跑銀行,在手機、電腦上輕輕一點,便可獲得一站式、全天候的各類金融服務。僅開戶一項,可以線上預約、指定網點、指定服務人員,開戶時間由原來的3至4個小時縮短至半小時。
交通銀行在上海地區率先推出的“信用就醫無感支付”,為市民提供“先就醫、後付費”的就醫體驗,助力醫療機構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營運成本。
浙商銀行積極通過線上化 “非接觸式”服務模式讓小微企業可以“一次不用跑”拿到貸款,年末線上化小微貸款授信規模超過1000億元。
進一步加大數字化轉型以提升服務質效
《政府工作報告》在對2021年重點工作部署中明確,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金融機構要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分;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以上;今年務必做到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各銀行機構又將如何加強自身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做好普惠金融工作以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
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多家銀行了解到,進一步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以提升服務質效為各家銀行2021年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方向。
具體來看,農業銀行將用更多的數據為客戶精準畫像,減少銀企資訊不對稱,降低對抵質押物依賴,為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減輕企業融資負擔。
浙商銀行為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性,將大力推動小微金融産品和服務的線上化創新,加快推進抵押登記線上辦理,積極推廣隨易貸、迴圈貸等隨借隨還類貸款産品,提升普惠金融群體獲得感和服務體驗。
四川天府銀行將圍繞“數據”、“平臺”、“團隊”建設方針,利用雲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等前沿技術,建成大數據建模實驗室,實現異源異構數據抽取整合,結合數據挖掘與建模平臺實現風控模型敏捷開發;組建培養數字化領域人才團隊,涵蓋大數據風險控制、大數據精準行銷領域等,高效推進小微授信業務發展。
廈門國際銀行將加速貸款産品創新,打磨數字零售信貸産品矩陣,打造全行級數字小微信貸平臺,深耕推出創新普惠小微産品,進一步優化信貸流程。
鄭州銀行將推進先進同業對接合作,借鑒杭州銀行“三專一創五獨立”的科創金融發展模式,加快先進經驗轉化落地,進一步優化科創金融方案,支援中原科技城建設。
微眾銀行表示,將堅守“讓金融普惠大眾”使命,堅持“網際網路銀行”的初衷和合作共贏,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數字普惠金融之路。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