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5月26日訊 今日,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金融供給側改革與開放”在北京隆重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經濟與金融高級研究院院長汪昌雲發表了主題為“賦予文化産業金融資産屬性”的演講。他表示,從文化的角度來講,要把有些文化創意産品和服務賦予更多的金融資産屬性,以此增加文化産業對金融資本和投資者的吸引力。這樣,金融在助力文化産業發展可能會做得更好,推動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更順利,更有效果。
以下為部分演講實錄:
我的主題是“賦予文化産業金融資産屬性”。金融助力文化産業的發展,毋庸置疑非常重要。而且在最近一些年,多方都做過很多努力,不光文化産業的業界精英,還包括政府部門、學界都做了很多努力。文化産業在近些年的發展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據我看到的統計,我們文化産業佔GDP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2%左右,而且增速都在兩位數。但是文化産業增值佔GDP的目標,2020年定了5%的目標,而且把文化産業定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産業。跟這個目標相比,我們現在金融在支援文化産業發展上顯然還不夠。我今天的主題是“賦予文化産業金融資産屬性”,是從另外一個側面(闡述這個問題)。
我們談的比較多的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就是説目前做的比較多的,包括政府部門成立産業引導基金、投資基金,金融機構金融創新,設計不同的産品滿足文化發展的需要。(但是,)光供給側改革不夠。當然不能否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性。我們從文化的角度來講,要把有些,不是所有的,文化創意産品和服務賦予更多的金融資産屬性,以此增加文化産業對金融資本和投資者的吸引力。從這個角度講,既有供給側,也有金融資産屬性方面的改造,我們金融在助力文化産業發展可能會做得更好,推動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更順利,更有效果。
怎樣賦予文化産業金融資産屬性呢?我們文化産業,包括很多的文化創意産品有些特別的特徵。比如説,産品的特質性比較強,很多東西不可複製或者難以複製;在文化産業裏面,産品和服務資訊不對稱比較嚴重;第三個很重要的特徵資産不好複製,文化創意産品是獨一無二的,你想複製它很難;現金流的不確定性程度高;最後,正的外部性強,肩負著文化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凝聚精神和力量,傳播正能量等等重任。這些外部性,影響了投資的積極性。
怎麼把它賦予金融資産屬性呢?我們學金融的非常了解,也很熟悉,一要現金流可預期。你要沒有現金流,做金融的很痛苦,沒有現金流怎麼能做産品呢?二要資産可以交易,具有可交易性,也就是有一定的流動性。而且流動性要好。第三,資産要可複製,不能太獨一無二,太獨一無二隻有你,別人都沒有,既影響交易,也影響定價。資産價值具有波動性。最後風險可補償,有風險補償機制。
金融從業人員和投資人對金融資産的屬性都瞭如指掌,可以比較得心應手把握金融資産的估值和風險控制。金融學術界在過去幾十年的探索,為金融風險的定價和補償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有很多模型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是,金融從業人員為文化産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時候,或者遇到文化産業之後,好多人感到無奈。這個無奈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説,文創産品,它的無形資産是它的屬性,資訊不對稱使得文創産品的現金流測算很困難,不好估值;文化産業和産品的特質使這些資産具有不可複製性和不可替代性;因為資訊不對稱和估值難,産品的可交易性差,流動性很糟糕;正的外部性導致風險補償機制缺失。
怎麼能夠讓我們從事金融或者為文化産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這些人,更得心應手、更樂意為金融産業服務,需要做一些改變,這個實際上更多要從文化産業的精英需要去琢磨。
我提幾點相關的建議,怎麼使金融更好地助力文化産業發展,更好地賦予文化産業更多的金融屬性。可以解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時候從政府角度,有時候從金融從業者的角度,也有可能是從文化從業人員的角度。
1、為了緩解文化産業資訊的不對稱性。我們要大力推進大數據等金融科技的應用。今天上午成立了“金融科技與教育五十人論壇”,也談到了金融科技的應用。在文化創意産業上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有很多的空間,包括構建全新的信用評估方法,評估體系和利用大數據的擔保體系。
2、盡可能地降低現金流的不確定性。從政府層面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包括完善金融支援文化産業的基礎性制度,尤其是我們智慧財産權的保護,無形資産的抵押制度、登記制度,我覺得,中關村目前有很好的開創性的實踐。
3、增強文化産品的可交易性。盡可能地改善流動性,包括前些年紅極一時的文交所,我覺得當然也有一些不規範,需要進一步規範,但通過交易增強創意産品的流動性,也是賦予文化産品更多的金融屬性。
4、解決內部性,即我們叫文化産業的外部性,怎麼修正它的內部性,使得外部性收斂。我覺得這個在國有經濟、在文化産業投融資體系建設方面,可能能夠解決,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解決我們的外部性文化。
5、有形資産、無形資産開展文化産業的資産證券化。這也是賦予文化産業金融屬性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剛才講的是怎麼從更多的方面賦予文化産業金融屬性。除了這個,還要推動金融供給側改革,這跟我們今天的主題是一致的。要實現金融服務創新、産品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增加投入,比如文化産業基金方面。
最後,我想簡單再説一個問題。其實,我們傳統的金融體系有很多欠缺。在支援文化産業發展上出現很多不順暢的地方,真的要解決問題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我們文化産業發展可能等不到我們把中國的金融體系理順了再發展,包括多層次資本市場,儘管我們現在推動利率也比較大,全方位直接融資市場也做了,但是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所以,金融助力文化的高品質發展,既要有供給側方面的改革,也需要我們與文化産業精英們琢磨怎麼更好地、更有效率地賦予文化産業産品和服務更多金融屬性,使其對金融從業人員、金融資本和投入者有更多的吸引力。這是我的一些看法,不正確之處歡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根據嘉賓現場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責任編輯:趙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