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福林(右一)與學生交流。
受訪者供圖
人物小傳
晁福林,1943年生,河南杞縣人。先秦史學者,北京師範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培育基地首席專家、歷史學院商周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先秦史研究。著有《先秦社會形態研究》《夏商西周史叢考》《上博簡〈詩論〉研究》等。
北京師範大學科技樓9層,有一處文博館,由歷史學院管理。館藏文物1萬餘件,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原始彩陶、殷墟甲骨、商周吉金……精品器物令人目不暇接,折射出華夏文明的精彩紛呈。透過青銅器表面,尋找精美的夔龍紋飾,閱讀隱約可見的銘文,就能與古人來一次促膝長談。于觀眾而言,觀看這些是“觸摸歷史”,對晁福林來説,它們則是研究歷史文化的載體。
40多年前,晁福林登上北師大講臺,也開始了在先秦史領域的耕耘。“先秦文明研究難度大,但鑽研進去,樂趣也很大。”在晁福林看來,先秦史研究費時費力,須有一股鍥而不捨的精神。在浩瀚文明長河之中,拾起大浪淘沙後的粒粒明珠,晁福林廓清重重迷霧,探尋先秦文化的歷史真知。
傾注心血,做一個純粹的學者
晁福林自幼好學,成績出類拔萃,17歲被北師大歷史系錄取,與先秦歷史結下不解之緣。在“木鐸金聲”中度過美好的校園時光,畢業後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遠赴吉林延邊的一所山區中學做老師。
“身處山鄉僻壤,難以接觸專業書籍和資源,為數不多的閒暇時間都被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勞動所填滿。”晁福林説,儘管這樣的日子過了十幾年,但他對學術研究的信念從未熄滅。
1978年,研究生制度恢復,晁福林決定報考北師大商周史專業研究生。他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母校,師從歷史學者趙光賢。
在校期間,晁福林跟隨老師赴河南、陜西實地考察歷史遺跡,探尋一個個塵封的印記,觸摸一條條細膩的紋路。“摸得著歷史,才能更加投入其中開展研究,這樣做出來的研究才更符合本真。”從那時起,用實地考察來服務歷史研究,成為晁福林的堅持。
晁福林在學習中發現,先秦歷史的研究包羅萬象,涉及多個學科。“研究先秦歷史,首先要做一個‘雜學家’。”然而,有關先秦歷史的文獻數量稀少且佶屈聱牙,古文字也是一道難關。當時,《甲骨文合集》剛剛出版,13冊,一冊一冊出售。每售一冊,他就第一時間騎車到書店去買。“我專門準備了本子,每看完一篇,就一筆一畫把每個字符臨摹下來。”晁福林回憶,一篇篇臨摹,一個字一個字認,“這是笨方法”。為了加快進度,在那個沒有空調的年代,三伏天時,他索性腳踩一盆涼水,頭頂一條涼毛巾,用來降溫。毛巾焐熱了,就換掉……
對於晁福林來説,研究雖然辛苦,但他甘之若飴。重回校園時已經成家立業,他偶爾編撰一些辭典和通俗讀物養家糊口。其他時間,他幾乎都用來讀書、做研究。攻讀研究生期間,他就在高水準期刊上發表了論文。晁福林説,“我那時候的夢想,就是做一個純粹的學者。”
厚植情懷,創新研究方法
2021年,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商周文明研究中心結合國家需求、整合學術力量,以《兩周金文所見周邊族群與諸夏交流融合資料綜合研究》為題,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團隊項目。晁福林作為團隊項目的主要牽頭人。
“古代各族間已經有了一定的相互交流、相互認同。”幾年來,經過大量的調研和取證,晁福林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晁福林進一步解釋,1954年,宜侯夨簋在江蘇出土,內底有銘文120余字,講述了周康王冊封“夨”為宜侯,給予他田土、山川等賞賜。田土、山川等文字的出現,恰恰説明:西周早期,這些地理資源已經被實地測量且明確規劃。“再通過不斷地交往交流交融,早期民族共同體意識悄然成形。”晁福林説。
晁福林和團隊時刻圍繞一條主線:通過研究早期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來觀照當下,引導人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他和團隊的相關學術成果陸續在頂級期刊發表,並被《社會科學文摘》《歷史評論》等轉載。一系列觀點在學界和社會上産生了重要影響。
如今,坐下來認真翻看這些研究成果,不難想像:無數個深夜星露間的落筆沙沙,藏于歷史深處的文明之光被點亮。晁福林通過一支筆、一盞燈、一個個日夜,一次次叩問歷史,不斷提出新的觀點和論證。在晁福林和團隊的研究成果裏,戎馬倥傯、歷史鉤沉躍然紙上,這其中,有學者立足家國、縱觀天下的胸懷,有先人眼中光明盛放的康莊大道。
紮根講臺,傳承歷史文化
除了自己做好研究、培養學生們嚴細深實的研究習慣,“棄絕浮言、崇尚實證”,也是晁福林的堅持。
“晁老師常跟我講,要注重一手史料。”晁福林的學生田率曾在國家博物院從事了10多年文物徵集工作,參加過鑒定文物等工作,如今回到北師大歷史學院做研究員。
研究不能脫離實際。讓田率印象最深的,當數2018年青銅器虎鎣的回歸。“從鑒定器物,到與大使館交接,再到打包封箱安全運輸回國。”田率説,全程見證國寶歸來,“把‘丟失’海外的文物帶回家,我真的很幸運。”
回到學校後,田率將參與實地考察的經驗帶到了學科建設中,開設了商周金文研讀、考古學專題、博物館與文化遺産專題等5門課程,以課堂為媒,讓學生在吉光片羽中,把學術研究做實做細。
在傳播歷史文化的過程中,讓晦澀難懂的歷史概念變得通俗易懂,這是晁老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
李嬋娟,是北京市中關村中學的一名歷史教師,曾師從晁福林。畢業後,她投身基礎教育一線。在教學中她驚喜地發現,不少中學生對先秦史很感興趣。為了講好歷史故事,她經常會使用一些簡短易懂的甲骨文或金文材料,幫助學生們理解並做好釋讀。
晁福林的一言一行都令李嬋娟記憶猶新,“老師要求大家每週都要找他交流最近讀了什麼,有什麼思考。聊完了,一定會説‘趕緊用功去吧’。”如今,這6個字時刻鞭策著她,紮根三尺講臺,傳承歷史文化。
…………
又到了老時間,晁福林來到學校體育館,在看臺上坐下,攤開學生的論文,一個字一個字地批改起來。
不遠處的文博館,有抱孩子的媽媽,有研學的青少年,歷史學院的學生志願者擔任講解員,穿梭其間。一尊尊青銅器靜靜擺在展櫃,面對著好奇的眼睛和鏡頭,無聲訴説著自己的前世今生。
(朱泉潤參與采寫)
■記者手記
讓“冷門絕學”薪火不斷
歷史不僅是過去的迴響,更是未來的啟示,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文化自信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石。而歷史研究則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重要途徑,之於文化傳承發展的意義不可估量。
採訪歸來,對先秦史研究領域的“冷門絕學”感受更深了:不僅能揭示中華文明的源頭和早期形態,還對塑造國家認同、弘揚民族精神有著深遠影響。晁福林和他的團隊通過對歷史的思考,為現實問題提供新視角新方法。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晁福林在採訪中一再強調,歷史研究承擔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任。歷史是民族精神的載體,通過引導人們學習歷史,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視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從而提升整個社會的文化凝聚力。
歷史是文化傳承的基石。只有不斷深化歷史研究,才能讓歷史的智慧照耀現實、引領未來,也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也只有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加入,才能讓“冷門絕學”薪火不斷、傳承不輟。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8日 06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