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陶身體劇場成立15週年演出“數位系列”將登臺國家大劇院

發佈時間:2023-11-20 10:16:0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謝榮宇

中國網北京11月20日訊 (記者 秦金月)記者從國家大劇院獲悉,11月24至26日,陶身體劇場成立15週年演出“數位系列”展演即將起舞2023國家大劇院舞蹈節,代表作品《10》《11》《12》《13》《14》將悉數亮相。

2008年,陶冶、段妮、王好創立陶身體劇場。舞團以簡約的創作理念及質樸的身體美學開創的“數位系列”巡迴演出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四十多個國家,百餘個不同藝術節,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並成為國際舞臺上備受矚目、最具當代性的中國舞團之一。

此次演出,11月24日的“數位系列”《10》《12》將率先登場。《12》是 2019年陶身體劇場與雲門舞集合作的《交換作》中,編舞陶冶為雲門舞者編創的舞作。陶冶以雲為想,結合陶身體“圓運動”技術的脊椎為軸、雲門訓練的提沉為源,創作出十二段雲起雲涌、雲卷雲舒的身體畫卷。

《12》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范西)

《12》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范西)

《10》是一部祈願的舞蹈,通過十位舞者聚散離合的圓形舞蹈,勾勒出一篇人類原始的篝火寓言,如世世代代人與人強聯結的情感共性裏,期盼生命迴圈,生生不息。

《10》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范西)

《10》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范西)

11月25日,作品《11》將獨立上演。《11》作為編舞陶冶的第11部數位作品,也是時長最長的一部。11名舞者被設定了一個限制與開放的規則:下身限定,上身即興。舞者們在理性與感性中對話,呈現出11個舞段、11個不同的維度,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和不同群舞次第交織。11支不同風格的電子樂釋放給作品更多元的想像空間。

《11》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范西)

《11》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范西)

11月26日,作品《13》《14》將同臺亮相。兩部作品均由編舞陶冶創作于2022年。其中,《13》以三位一體的概念,舞者們彼此連接成一個整體,再逐漸裂變為不同的形態,在運動中持續不斷的舞段變化,開啟了一個複雜的物理世界:實現撞擊、擠壓、融合、墜落、反彈、拉扯等無窮現象。而《14》將探索節奏與變化的主題,打破以往重復迴圈的創作方式,以始終變化的動作質感來推演動靜之間的時空可能。

《13》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范西)

《13》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范西)

《14》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范西)

《14》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范西)

11月17日,在國家大劇院新聞發佈廳,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陶身體教室“圓運動”工作坊活動。工作坊由陶冶授課,將圍繞陶身體原創的“圓運動體系”訓練展開。“圓運動”的核心是從身體內部進行探索,身體是一個圓,一個動作出去,它會回來。在訓練中,將引導學員生發出一種想像意識——生筆畫圓,即想像身體的每一寸都生長出一支筆,用這些筆尖去繪畫出流動的的弧線。帶動、傳動、隨動,像波浪一樣,連綿不斷,形成永恒的運動。

陶身體教室 TAO STUDIO(簡稱陶教室)成立於2021年,致力於研究身體運動及推廣公共教學。陶教室的發起源自於陶身體劇場的創辦初衷,去關注更多人的身體,讓更多人發現身體原來還可以這樣動,去感受,去體驗,去探索身體像萬花筒一樣的無限可能性。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