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或為扁鵲所著!四川重要考古發現《天回醫簡》重現世

發佈時間:2023-04-21 14:09:50 | 來源:四川發佈 | 作者:周俐君 潘陽薇 | 責任編輯:秦金月

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的一處西漢時期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其中三號墓發現大量醫學簡牘,這批珍貴的竹簡被命名為“天回醫簡”。

歷經十年,“天回醫簡”經多方努力,進行了研究、修復、還原,並被整理出版。4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天回醫簡》整理出版新聞發佈會。

經專家反覆研究求證 

“天回醫簡”或為失傳的扁鵲醫書 

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院長柳長華介紹,這批簡書在水中浸泡了二千多年,殘缺散亂已十分嚴重。整理組結合竹簡形制、堆疊狀況、字體差異、簡文內容等,並摹倣古人製作簡書流程,用3年時間解決竹簡編聯、釋文等重點難點問題,經整理拼接後,得到930支醫簡,2萬餘漢字,兼見篆隸、古隸及隸書,可見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書,而非下葬時一次抄錄。

專家們發現,竹簡中包含了許多醫學術語,應是一部古代醫學著作,併發現一個叫“敝昔”的人名。敝昔是誰?在深入查閱西漢早期文獻後,專家們發現“敝昔”就是扁鵲。加之,醫簡內容大多是講色脈診以及針灸原理的內容,與扁鵲醫學一脈相承,還發現了關於“五色脈診”的內容,這正是扁鵲醫學最突出的標誌。

根據考古和學術的推斷,醫簡的主體部分抄錄于西漢呂后至文帝時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的倉公淳于意的行醫與授學時間相去不遠,墓主人下葬年代在西漢景、武時期,其年輩應與倉公弟子相當。“我們經過反覆的求證,研究團隊證明了‘天回醫簡’確為扁鵲、倉公所傳之醫書,漢景帝時由齊魯傳入蜀地,是漢代主流醫學。”柳長華説,書中所反映的漢代醫療水準已十分發達,不但用上了“中成藥”,更有詳細的色脈診體系,證明兩千多年前的醫學已有較完整的理論與臨床體系。

專家們還發現,《黃帝內經》或為《天回醫簡》解經之書。在與傳世文獻《黃帝內經》的比較研究中看出,《黃帝內經》不是“經”,而是解經之書,相當於老師教學生的講稿,而這個“經”就是《天回醫簡》。

“天回醫簡”是繼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之後 

四川又一重要考古發現 

“天回醫簡”的考古發現與全國其他簡牘類考古發現相比有什麼特點,在四川考古發現中有什麼特殊意義和重大影響?

四川省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濮新介紹,四川地區古代竹木漆器大多數保存較差,除1980年青川郝家坪戰國墓曾發現2件木牘外,迄今為止,“天回醫簡”是四川地區竹簡類文物的首次發現,其中散失已久的扁鵲學派醫學經典是中華醫學史上的重要篇章。

“雖然全國範圍內,甘肅武威漢墓、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湖南張家界古人堤遺址、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湖北荊州周家臺秦墓、安徽天長西漢墓等,或多或少都有醫學類簡牘出土,但截至目前,‘天回醫簡’無疑是其中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整、最具理論和臨床價值的醫學文獻,其涉及中醫理論、症候治療以及針灸、脈診等中醫學的多門學科,説明中醫至少在漢代以前就已經走向了獨立發展的軌道。”濮新介紹,與“天回醫簡”同時出土的完整經穴漆人俑,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經穴人體醫學模型,與墓葬出土經脈醫書相對照,對研究中華醫學經脈針灸理論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可以説‘天回醫簡’的發現,是四川省繼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之後又一重要考古發現。”濮新表示。

醫簡被整理為八部醫書

許多藥方現在看來仍具價值 

據了解,醫簡被整理為《脈書·上經》《脈書·下經》《逆順五色脈臧驗精神》《犮理》《刺數》《治六十病和齊湯法》《經脈》與《療馬書》8部醫書,涉及醫學理論、治法、成方製劑文獻等內容,構成了一門系統的醫學體系。

從考古發掘到整理出版,歷經十年,《天回醫簡》一次性公佈了與醫學相關的全部資料。主要包括竹簡的紅外掃描圖像、可見光彩色圖像、反印文圖像、釋文註釋及髹漆經脈人像的高清影像,還附有翔實的整理説明、室內清理揭剝示意圖、髹漆經脈人像的彩繪線圖,為讀者提供了準確可靠的一手研究資料。

“從事‘天回醫簡’研究以來,給我最大的震撼就是醫簡中的許多內容是歷久彌新的,有很多常見病的配方依然具有價值。”柳長華介紹,出土的和古代傳下來的醫方甚多,中醫講究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剛剛出版的《天回醫簡》公佈了全部的醫方,其中一些方子的立意別開生面,其臨床應用的潛力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希望通過加強對‘天回醫簡’的系統性研究,推動中醫藥理論創新,並運用到臨床上,探索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也讓更多的百姓了解我們自己的醫學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天回醫簡”或曾推動四川古代醫學發展 

四川還在不斷加大川派中醫藥古籍文獻整理研究 

《天回醫簡》或是失傳的扁鵲醫書,那它為何在四川被發現?它去了哪?為誰所用?柳長華“揭秘”了這段歷史。

西漢成帝(西元前26年)時,侍醫李柱國領銜校醫書,他在序中説他整理的書就是倉公所傳下來的。王莽之亂後,李柱國的上司劉歆蒙難,李柱國也因避禍而消失。不久以後,在蜀中綿陽一帶,有了一位醫術高明的涪翁,著有《針經》和《診脈法》。

《綿州志》中可找到記載:涪翁避王莽亂,隱居於涪,以漁釣老,工醫,亡姓氏。《華陽國志》記載:李助多方,以茲立稱。助,字翁君,涪人也,通名方,校醫書。柳長華表示,“西漢校醫書的只有李柱國。涪人,即今綿陽一帶人。按李柱國的輩份,與天回墓主人的學生相當。”不僅如此,《後漢書·郭玉傳》記載,涪翁教了一個學生叫程高,程高又教了一個學生叫郭玉,郭玉則官至太醫丞。郭玉是廣漢人,就是現在的綿陽鹽亭縣人。

省中醫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道丕介紹,除出版《天回醫簡》外,四川還不斷加大川派中醫藥學術傳承和古籍文獻整理研究,編撰《川派中醫藥名家系列叢書》,已出版76本;編撰《中醫百部經典》,已出版19本,預計2025年完成100本。挖掘蜀地歷史遺存,出版《詩間草木—杜詩中的中醫藥》;充分結合四川特點,編撰《彝族醫藥大典》《羌藥炮製學》《羌藥方劑學》等民族醫藥文獻。開展川派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整理、“川幫”老藥工傳統技藝傳承,實施數字化、影像化記錄保護,建設中醫藥古籍文獻數據庫。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