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經濟企穩恢復提振,重慶這樣做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2-22 10:12:18 編輯:珍珍

部分政策措施

image.png

2月21日,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重慶市進一步支援市場主體發展推動經濟企穩恢復提振政策措施》解讀發佈會上,市發改委黨組書記左永祥、市經信委副主任涂興永、市財政局副局長李虹、市商務委副主任彭和良、市文旅委副主任秦定波、人行重慶營管部副主任蘇陽,分別就各自部門的惠企政策措施以及行業發展情況進行介紹。

今年實施1146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

上週六,我市舉行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涉及26個行業領域、354個項目,呈現“起跑即衝刺、開局即決戰”喜人勢頭。

“從‘總盤子’來看,今年全市計劃實施市級重點建設項目1146個,項目數量首次破千,總投資近3萬億元,其中本年度計劃投資近4300億元,同比增長19.2%,增幅為歷年最高。”左永祥表示,在這1146個項目中,新開工項目380個,總投資約8667億元,在建項目766個,總投資2.1萬億元。

“堅持目標導向鎖定任務、堅持結果導向強化調度、組織開工活動鼓足幹勁,是今年以來我市抓重大項目建設的三個亮點。”左永祥説。比如,圍繞全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0%的目標任務,我市做細做實了重大項目各項謀劃,特別是前幾天舉行的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彰顯了投資活力、傳遞了積極信號、增強了發展信心。

另外,我市還按照市場需求導向強化各項保障措施。比如,前不久市發改委和人行重慶營管部通過召開銀政企對接會,共對接市級重點項目1146個、川渝共建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248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272個,有效帶動了重大項目建設“蓄勢起步”。

15億元專項資金支援製造業提質增效

此次出臺的36條政策措施大部分與製造業密切相關。其中,在市經信委牽頭實施的政策中,有一項是從工業和資訊化專項資金中安排15億元,集中用於支援製造業提質增效。

“這項政策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含金量大、針對性強,有利於提振企業信心,有利於加快製造業發展。”涂興永説,涉及市經信委的惠企政策將從“支援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推動主導産業集群發展、支援企業研發創新、支援企業轉型升級、支援打造公共服務平臺”5個方面發力。

在支援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方面,我市將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包括對獲批國家“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的企業給予50萬元—200萬元支援;對製造業企業年度增加值首次突破10億元及以上的,給予100萬元及以上獎勵等。

在推動主導産業集群發展方面,我市將大力推動“2+6+X”先進製造業産業集聚發展,包括加快培育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對電子産業“補鏈、延鏈、強鏈”等。

另外在支援企業研發創新、支援企業轉型升級和支援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等方面,我市也將拿出“真金白銀”對企業予以支援,同時還將實施“服務萬家企業專員”行動,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全覆蓋,做到“一個企業一名專員”。

提高中小微企業政府採購中標幾率

李虹表示,此次我市出臺的36條惠企政策主要從“改善預期”和“提振信心”作為突破口和發力方向。對此,市財政局將按照中央關於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的要求,重點從政府性融資擔保、政府採購、政府債券等3個方面發力。

“其中,在政府採購中提高中小微企業中標幾率,是增加企業獲得感的最直接方式。”李虹介紹,今年在支援中小微企業參與政府採購方面,我市將持續加大支援力度——一方面加大採購份額預留,比如對適宜中小企業的,200萬元以下的貨物、服務項目,以及400萬元以下的工程項目,原則上全部預留給中小企業;另一方面通過實施報價扣除優惠等惠企舉措,提高中小微企業採購中標幾率,讓它們相比大企業更具價格競爭優勢。

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2月15日,在全市申報的415筆政府採購計劃當中,適宜面向中小企業採購的項目佔比達70%。

購買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3000元

“提振市民消費信心,恢復和擴大消費市場,是今年全市商務工作的重點主題和主線。”彭和良説,今年我市將舉辦2023年“愛尚重慶”迎新、賞春、仲夏、嗨購等主題消費活動,舉辦第二屆中國(重慶)國際消費節、2023不夜重慶生活節、第二屆成渝雙城消費節、火鍋美食文化節等多場市級重點節慶活動,聯動區縣舉辦多場配套促銷活動,做靚“愛尚重慶·渝悅消費”特色名片。

彭和良表示,在消費促銷方面,今年我市將在既有政策基礎上,新增匹配一系列消費促銷“大禮包”,直接惠及消費者。比如,從今年3月1日至6月30日,對置換新能源乘用車的消費者,將給予每輛車1000元—3000元補貼,同時實施綠色智慧家電消費補貼,對消費者給予獎補。

此外,我市還將鼓勵各區縣發放消費券,對消費促進效果顯著的區縣給予擇優獎勵,並推進“夜經濟”發展,建設一批“夜經濟”街區和示範區。

超500萬元專項資金帶動鄉村旅遊

今年春節期間,重慶文旅市場迎來復蘇勢頭,多個景區人潮涌動、人氣回歸,尤其是除夕夜的無人機和焰火表演受到全國關注,為推動全市文化、旅遊消費回暖“開了好頭”。

對此,秦定波表示,今年我市將借春節假期文旅市場復蘇之勢,持續推進全市文旅消費進一步回暖。比如,在提振旅行社行業復蘇方面,我市將安排不低於500萬元專項資金,鼓勵旅行社組客前往渝東北、渝東南地區,特別是到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鄉帶動鄉村旅遊。

“我市將以提升文旅供給為手段,支援文旅企業創新發展。”秦定波説,這些措施包括對中國西部旅遊産業博覽會、重慶(國際)文化産業博覽會、中國溫泉産業博覽會等市級品牌文旅展會實施資金補貼,對參加市外文旅産業重大博覽會的企業予以展位補貼等。

另外,今年我市還將持續舉辦多項文旅消費促進活動,如舉辦第八屆重慶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整合網路平臺發放文旅消費300萬元補貼,聯合四川方面推出巴蜀文旅年票、聯合開展“百萬職工遊巴蜀”促消費活動等。

16條惠企政策注入“金融活水”

在此次出臺的36項惠企政策中,有16條涉及金融領域,它們將為全市經濟企穩恢復提振注入“金融活水”。

“融資總量有保障,惠企政策再延續,重點領域強支撐,紓困發展增質效,跨境金融優服務,是這16條金融政策的特點。”蘇陽表示,在融資方面,今年人行重慶營管部將加大再貸款再貼現運用,為普惠小微、涉農等市場主體提供不少於8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資金;在惠企政策方面,將重點加大對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和能源保供的金融支援,同時加大對道路運輸經營企業和中小物流企業信貸支援。

特別是圍繞全市重大項目、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高端製造業等重點領域融資項目,我市將組織金融機構全面對接,及時響應信貸需求,力爭全年科技型企業貸款支援戶數、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均增長20%以上。

另外我市還將強化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為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方便,同時加大對進出口企業的金融支援,持續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性。

相關新聞>>>

重慶出臺14條金融支援措施促消費

強化金融對消費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雙向支援

本報訊 (記者黃光紅)重慶日報記者2月21日從重慶銀保監局獲悉,日前該局聯合市金融監管局、市商務委于近日印發《金融支援消費恢復助力擴大內需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推出14條措施,為恢復和擴大消費提供金融支援。其中明確,將通過利率優惠、息費補貼等形式,支援居民貸款購買綠色耐用消費品。

據悉,這14條措施涉及推動消費供給提質、促進消費需求釋放、支援消費市場紓困、完善消費促進機制四個方面,主要特點是強化金融對消費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雙向支援。

如,在助力釋放消費需求方面,《若干措施》聚焦住房消費、汽車消費和耐用消費品消費等,分別提出了不同舉措。包括: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援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費;優化汽車金融服務,聯合車企加大讓利、貼息力度,提振汽車消費市場;積極支援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創新推出新市民專屬金融産品,滿足新市民消費信貸和保險保障需求;大力支援綠色消費,通過利率優惠、息費補貼等形式,支援居民貸款購買綠色耐用消費品,促進居民耐用消費品的綠色更新和品質升級。

在推動優化消費供給方面,《若干措施》要求圍繞商品製造核心企業、服務消費主要行業、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商品流通體系建設等供給側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創新信用貸款産品,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推廣主動授信、隨借隨還、線上續貸等業務模式。同時,深化銀保合作,重點支援企業技術創新和設備更新,以及興辦多層次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社會化服務機構,助力共用經濟、社交電商等新型消費培育發展,為文化體育旅遊産業融合發展、核心商圈和休閒旅遊區建設提供高效金融服務。

此外,《若干措施》還強調,強化消費金融服務的數字化轉型,充分應用資訊科技手段,彌合金融服務和消費場景中斷點,提高消費信貸客戶的直接觸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