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二坪鎮:返鄉創業做麵條 一年賣出10萬斤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0-18 16:17:32 編輯:李柯佑

10月17日,在重慶銅梁區二坪鎮嚴家村2組公路邊上的一個農家小院裏,村民胡尚雲趁著晴好天氣晾曬掛麵,小院裏瀰漫著淡淡的麥香。

“前幾天是陰天,我沒有做。我做的面叫太陽面,有鹽幹面、鹼幹面、雞蛋面三種,都是利用太陽光晾幹的掛麵,這種面保持了原有的麥香味,加上手工合面,充分揉壓,做出來的幹面既爽口又筋道,還不渾湯,鄉親們都喜歡賣。賣得最好的年辰,一年要銷10萬斤呢。”正在躬著身子調整校正壓面機零件的胡尚雲説。

在銅梁二坪、舊縣、白羊鎮街,胡尚雲很有些名氣,人們都叫他“胡面匠”。

image.png

據了解,胡尚雲做面是跟其父親學的。胡尚雲説,老人家做的手工面很出名,但那時做面辛苦得很,鄉親們拿著自産的麥子換面,家裏有專門的磨房,磨面、和面、切面全靠人工,掙的錢也不多。2002年我從廣東打工回來,從年邁的父親手中接過了做面的營生,父親不但一手一腳教會我做面,還教我做好良心面放心面的道理。我按照父親的言傳身教,一做就是20年。”胡尚雲説,自已購買了做面機,後來又幾次對機器進行了改良,實現了自動切面、傳送帶輸送,做出的麵條粗細厚薄一致,還大大提高了工效。

在老胡的院壩和面房,收拾得非常乾淨整潔。老胡介紹説,每次做完掛麵後,都要把機器清掃得乾乾淨淨,機器上殘留的麵粉送到自家2畝魚塘喂魚。

“麵條做得好不好,麵粉品質非常重要,我進的山東、河北的特粉,攪拌這道工序也很重要,攪拌越充分均勻,做出的麵條吃起來才柔和爽口。”胡尚雲介紹,加入的水量、添加的食用鹽、食用鹼都要恰到好處,過多過少都影響口感。另外,做面擇天氣,要時時關注天氣情況,雨天和陰天晾曬不幹,不能做,只有出太陽的晴天才做,保證當天的面當天曬乾包裝。

隨著生意的紅火,胡尚雲除了周邊群眾到府購買外,在二坪場鎮開設了門市,在銅梁城區設置了銷售點,讓更多的人吃上物美價廉的土麵條。

在老胡的院壩和面房,收拾得非常乾淨整潔。老胡介紹説,麵條加工屬食品行業,衛生非常重要,每次做完掛麵後,都要把機器上上下下清掃得乾乾淨淨,把機器上殘留的麵粉送到自家2畝魚塘喂魚。

image.png

胡尚雲除做面外,還種糧、養魚,並擔任了社長和村裏的網格員,社務和網格管理工作深受村民好評。

談到在家門口辦面坊走出一條致富之路,胡尚雲感慨地説,現在政策好,只要人勤快,舍得幹,加上政府支援,就不愁掙不到錢。

“政府和幹部非常支援我,幫助我家安上了自來水,升級改造了供電設施,還推介我做的掛麵。有了這些支援,堅定了我繼續做下去的信心。”胡尚雲説。

(趙武強 李拉拉/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