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統計局發佈《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市基本公共服務發展報告》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10-13 11:02:04 編輯:珍珍

10月12日,市統計局發佈《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市基本公共服務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對我市教育、就業、醫療、文化、體育、民生及社會環境治理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發展情況進行盤點。

《報告》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持續優化政府對基本公共服務資源的配置,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財力投入保障,全市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極大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教育支出>>>

相比2012年增長近一倍

2021年,全市教育經費總支出達到1276.86億元,相比2012年增長98.5%

辦學條件

全市各類學校佔地面積為16315.03萬平方米;學校校舍面積9190.97萬平方米;各級學校擁有圖書1.82億冊;各級學校擁有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達到249.5億元;各級學校擁有電腦數量達到106.52萬台

教師隊伍

全市幼兒園、小學、中學、高校專任教師數量分別增加至6.2萬人、13.33萬人、12.81萬人、5.21萬人

受教育權利

全市小學畢業生升學率穩定為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9.46%;小學入學率為99.99%,初中毛入學率為99.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8.61%,高校毛入學率為58.03%

就業服務>>>

城鎮就業人員增長三成多

2021年末,全市就業人員為1668.27萬人,比2012年增加62.38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為1108.23萬人,佔全市就業人員總比重達到66.4%,比2012年增長三成多

就業結構

第一産業就業人員佔21.9%,第二産業就業人員佔25.6%,第三産業就業人員佔52.5%

技能培訓

全市累計提供職業技能培訓64.4萬人次,職業指導人數96.1萬人次,成功介紹就業23.4萬人次,其中高校畢業生3.2萬人次,農村勞動力13萬人次

醫衛事業>>>

每人平均預期壽命78.15歲

2020年,重慶市民每人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8.15歲,相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提高了2.41歲

醫療機構

2021年,全市衛生醫療機構(含村衛生室)數量增加到2.14萬個,10年來總增長18.9%;全市醫院衛生院床位數提高為24.07萬張,衛生技術人員數量提高為24.66萬人

就醫條件

全市病床使用率整體下降,由2012年的91.88%下降到2021年的78.02%,全市醫師日均擔負診療人次略有上浮,由2012年7.5人次略上升為2021年的7.85人次

文體發展>>>

建成43家大型公共圖書館

文化事業

2021年,全市有大型公共圖書館43家,總藏量2340.69萬冊;有藝術表演團體(場所)1286個,文化館及文化站1072個;有文物機構199個,包括博物館111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38個,文物科研機構1個;文物機構從業人員達到3694人;全市文物機構有文物藏品80.6萬件

體育事業

2021年,全市有各類體育場13.66萬個,體育場地總面積6675萬平方米,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2.08平方米。其中,包括田徑場地3343個,游泳場地1906個,足球、籃球等球類場地9.72萬個,冰雪運動場地21個,全市全民健身路徑2.44萬個,健身房3590個,健身步道3435個

民生福祉>>>

每人平均住房40平方米以上

養老保險

2021年,全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385.85億元,比2012年增長1.6倍;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支出1139.41億元,比2012年增長1.8倍

最低生活保障

2021年,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支出17.3億元,月每人平均保障標準提高到620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支出31.85億元,月每人平均保障標準提高到496元

每人平均收入

2021年,全市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33803元;全市每人平均生活消費支出24598元

每人平均住房

2021年,城鎮常住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平均每人住房建築面積分別為40.31平方米、55.46平方米

社會環境>>>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26天

社會治理

2021年,全市有社區綜合服務機構17785個,城鎮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和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均達到100%

生態環境

2021年,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26天,主要污染物濃度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有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65個,水質達標率為100%;長江幹流重慶段總體水質為優,20個監測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標準

(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