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科技創新領域的“毛相林”| 聚焦九龍坡科技創新典型(之四)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05 10:50:33 編輯:珍珍

一季度,重慶市九龍坡區以重慶數字大廈片區為核心,成功獲批“重慶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産業園區”授牌,發展人工智慧産業。以萬科023為核心,大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支援忽米網2021年再次擠身工信部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成功完成首輪股權融資。支援潤澤項目納入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成渝樞紐節點重大項目……今年全區數字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形成“2+1”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體系,按照“一核四區五高地”發展思路和“産業大數據”發展方向持續發力。

重慶虛擬實境科技有限公司CEO陶澍:前沿科技賦能生活

image.png

陶澍

“元宇宙”的風靡,也帶動了“數字人”的加速起飛。“我們的目標是將‘數字人’智慧化,更好地為人類服務。”重慶虛擬實境科技有限公司CEO陶澍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對“數字人”技術進行進一步完善及攻關,希望未來可以將“數字人”技術應用到更多行業。服務社會,這四個字也是創業之初陶澍的目標,在虛擬現實行業十多年的時間裏,陶澍一直沉浸于技術研發,通過將虛擬與現實結合的技術,為生活添彩。

求變走出舒適區開啟創業之路

1982年出生的陶澍已到不惑之年,按照家人的願望,陶澍應該像父輩那樣成為一名教師,研究生畢業後,陶澍進入高校工作,他的能力很快得到學校領導認可,擔任起教研室主任的職務。但是陶澍並沒有止步於此,反而不斷開啟思考,他説,自己想幹一些想做的事,在大學任教期間,他教的是電腦視覺方面的專業,對於這個專業他有著自己的想法,如何將技術應用到生活的更多地方?他想自己去探索。

於是,陶澍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辭去了大學教師的工作。2009年,他和朋友合夥在北京開了一家動畫製作公司和視覺科技公司,這次創業經歷為陶澍打開了虛擬世界的大門。“我們公司所在地的周圍有很多電影、電視導演製作室,這樣一來經常可以獲取很多動畫製作方面的前沿消息,拓展了我們的視野。”陶澍説。

突破尋夢虛擬現實世界

可以説,當時陶澍的動畫製作和視覺科技公司是賺錢的,但僅僅只承接項目,並不是陶澍創業的初衷。儘管已經離開教育崗位,陶澍心裏仍然時刻關注著教育領域。

2016年,國內VR、AR、MR技術熱潮出現,在虛擬現實行業深耕多年的陶澍找到了一個新的突破口,投入到MR、AI人工智慧、大數據相結合的混合現實視覺科技的研發與創新中。與此同時,陶澍發現家鄉重慶的教育資源豐富,且人工智慧行業發展迅速,為了縮短與家人的距離,陶澍帶著團隊回到重慶,在九龍坡區成立了重慶虛擬實境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瞄準虛擬現實行業,專注行業核心技術的研發,為全球提供領先的“混合現實遠端協作”技術産品服務,應用於包括教育、培訓、醫療、旅遊、5G通信等領域。

由於多年的技術積澱,重慶虛擬實境有限公司很快在全國甚至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獲得世界VR論壇(World VR Forum)的“Best Breakthrough MR Technology”最具突破MR技術獎等多項國際大獎。

2017年,陶澍為公司定下了更為明確的發展方向,以教育産品為突破口,鎖定一個廣闊的剛需市場。同年,通過技術研發,重慶虛擬實境有限公司首次演示了上海與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兩地,混合現實遠端互動技術,不再隔著螢幕,讓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與遠在加拿大的老師面對面學習,自由交互。

2019年,重慶虛擬實境有限公司子公司重慶淘課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並創造了“TalkDo真實語境語言教學體系”,運用MR混合現實技術、AI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有效提高3倍語言學習效率。

創新探索前沿科技賦能生活

在教育領域有了新的突破後,醫療、文旅等行業也進入陶澍的視野。2020年,全市區縣“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産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動中,出現了重慶虛擬實境有限公司的身影,在九龍坡區專場直播中,主持人在周貢植故居等地打卡,仿佛置身實地。實際上這就是重慶虛擬實境科技有限公司為大家營造的一場虛擬視覺盛宴,整場直播是通過混合現實直播技術實現的。

近年來,陶澍帶領團隊主持了多項專利研發,包括超寫實電腦圖形技術、紋理圖形壓縮、數字角色自動化、MR圖像演算法“REAL WORD"等。為微軟與英特爾的圖像演算法提供技術支援,目前為全球第一與第二大圖形引擎Unreal與Unity提供Mixed Reality圖形採集演算法與技術解決方案。

如今陶澍和團隊正在對數字人技術進行研發。“這是我們公司即將交付的虛擬數字人達芬奇,目前我們正在對這個達芬奇的參數進行測試。”陶澍表示,虛擬數字人達芬奇將作為一名講解員用在文旅領域。

當前,數字人應用領域多元,主力文娛及服務行業。在畫面呈現方式日漸成熟的基礎下,疊加 5G、算力、AI等技術能力的提升,其落地場景日漸豐富。陶澍告訴記者,重慶虛擬實境有限公司將繼續開拓應用場景,多點開花賦能生活。

忽米網高級副總裁陳虎:深耕工業網際網路助力中國製造

image.png

陳虎 

“今年公司將推出三個新産品,馬上要到5月份了,研發速度要加快。”4月26日中午1點30分,忽米網全員進入工作狀態,高級副總裁陳虎表示,工業網際網路行業發展迅速,稍微慢一點就跟不上發展節奏,失去競爭優勢,因此必須分秒必爭。

今年是陳虎到忽米網的第三年,在兩年的時間裏,陳虎構建起了忽米網的産品體系,推動忽米網快速發展。如今忽米網進入全國工業網際網路top10行列,陳虎表示,忽米網雖然年輕,但充滿活力,希望能與忽米網共同成長,助力中國製造。

追逐夢想投身數字行業

從小對數字敏感的陳虎,有一個夢想,就是通過自己所長,做一番實事。陳虎大學就讀于一所軍事院校,選擇的專業是電氣工程和自動化,而這為他日後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陳虎的第一份工作選擇了與其所學專業對口的崗位,在一家半導體公司做裝備工程師。在4年的時間裏,陳虎快速成長,從軟體編程、測試,到硬體裝配,可以一人完成,同時累積起豐富的管理經驗。

時間來到2017年,工業網際網路行業在全國剛剛興起,許多電子資訊相關企業都紛紛試水工業網際網路,以搶佔先機。也是在這一年,陳虎入職紫光雲引擎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擔任技術總監,進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開發,其主導的紫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獲評了工信部2018及2019年創新發展試點示範工程。

幫助忽米網迎來發展升級

2020年6月,在忽米網CEO鞏書凱的邀請下,陳虎擔任起了忽米網CTO。“重慶是製造業大市,工業網際網路在重慶有著天然的土壤,加之重慶市政府對工業網際網路行業的重視及政策支援,行業發展氛圍良好。”陳虎表示,重慶在工業方面,自身就具備完整的産業鏈,這極有利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發展生存。

陳虎的到來為忽米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他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産品架構,充分整合忽米網在動摩,泛半導體,醫療器械,新能源,裝備製造等優勢行業服務經驗,將項目化産品向標準化産品打造,面向B端企業市場,對忽米網現有産品技術提進行提檔升級。經過半年多時間,忽米網構建起了以平臺為核心、數據為基礎、應用為關鍵,平臺+數據+應用三位一體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模型,全新技術戰略進一步完善了忽米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架構體系,不斷深入行業業務場景,依託多個行業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忽米網當年實現銷售收入近5億,平臺交易規模超過100億。

忽米網産品技術體系的成型,為後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新産品一個個推出,其中忽米H-IIP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紫微垣)入選2021年國家級雙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通過一次次的技術攻堅,平臺在應用服務能力方面取得長足進步。”陳虎説,目前忽米工業大數據平臺已管理存儲的數據量超過3個PB,為安徽康佳、重慶渝安等多家企業建設大數據平臺。

深耕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

陳虎表示,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迅速,技術和人才迭代速度快,對新技術的適應能力要求很高。“快”是行業特性,在快節奏的工作狀態下,似乎更能激發陳虎的鬥志。做對國家有價值的産品,陳虎一直為之努力。

疫情期間,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忽米網為13000多家企業聯接到原材料、落實生産任務。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防疫物資生産企業。陳虎表示,通過工業網際網路,聯接上游原材料、接受生産訂單,甚至於改造設備投入防疫物資生産,都成為在平臺上點幾下就能準備好的事情。這讓防疫物資生産調配清晰可見。

同時,通過工業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分析,能很方便地逆推疫情當中城市防禦的重點和可能被忽視的點位,從而為疫情佈防提供了可靠的參考數據。“疫情防控對於工業網際網路來説,就是一次現實的大檢閱。”陳虎説,忽米網也在佈局全國,目前,已在重慶、北海、貴陽、蘇州、成都、天津、德州等多個省市設立14個工業網際網路産業園,針對成都電子資訊産業、重慶汽摩産業、長三角裝備製造産業、貴陽及北海食品加工産業、德州健身器械産業等地方優勢産業構建産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多種業態並行,為地方産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賦能。

深耕工業網際網路行業十多年,陳虎一直走在賦能中國製造的路上,他的夢想在逐步實現。2021年陳虎入選重慶市創新創業科技類英才計劃,他表示,將攜手忽米網一起,與中國製造企業聯手創新,賦能中國千萬中小型製造企業,鼎力推進中國企業智慧化轉型升級。(廖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