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開遍巴渝】合川區:文明點位創建提升城市品質

發佈時間:2022-03-25 09:54:29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珍珍

自2020年11月獲得全國文明城區這塊“金字招牌”以來,合川區通過開展“文明小區”“文明樓院”“文明街巷”“文明市場”“文明商圈”“文明角落”等文明點位創建,陸續創建文明市場3個,整治背街小巷10余條,完成12個單體樓院整治,實施207.52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城市棚戶區833戶、5.22萬平方米。


image.png
合川區鎏金香榭小區,工作人員演示智慧井蓋系統。記者 崔力 攝


寬敞明亮的空間、乾淨整潔的攤位、陳列有序的菜品……3月22日,記者走進合川區南津街街道希爾安農貿市場,只見市場內“生熟分開”“乾濕分開”,經營戶的攤位號、經營商品標示統一規範,過道乾淨整潔。

希爾安農貿市場是合川區打造的文明市場之一。家住附近的王阿姨告訴記者:“以前菜市場路面窄、地面臟,碰到下雨天,打著傘買菜很不方便。現在的市場乾淨寬敞,感覺上了好幾個檔次。”

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是提升城市品質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草廳巷,是書院路社區第九居民小組所轄範圍內的一部分。附近居民説,沒改造之前,這條巷子地面破爛、坑洼濕滑,綠化無人管、雜草叢生,垃圾長期亂堆放、蚊蟲亂飛……

在文明街巷創建中,草廳巷路面改成了現在的瀝青路面,又粉刷墻面、規範線路、拆除違章建築、新增綠化帶;社區還修復倣古茅草亭一座,打造24孝等宣傳文化墻,添設草廳巷文化石……

如今,改造後的草廳巷煥然一新,居民都説來這裡走走,能感受到背街小巷的“顏值”“氣質”和“溫度”。

為了讓群眾住得更暖心、過得更舒心,合川區在文明小區創建中,積極修復老舊小區“容顏”,讓其實現“逆生長”。

位於釣魚城街道的萬元村小區修建於1993年,是原合川絲廠的家屬院,現已創建為文明小區。在萬元村小區,一道展示上世紀合川絲廠繅絲元素的文化墻格外引人矚目。

“看到這面墻,就想起以前在合川絲廠工作時的場景。”居民余輝霞告訴記者,她1970年進入原合川絲廠,在繅絲車間工作,萬元村小區建成後,她便一直居住在這裡。如今,看到小區改造後既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又注重文化特色打造,心裏由衷高興。

她説,小區還修建了古色古香的休閒亭,並配備休閒座椅,社區也經常在小區開展志願服務和宣講活動,日子過得很“充實”。 (張莎/文    崔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