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兩江水生態館沉浸式體驗“治水”變“智水”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3-24 16:31:20 編輯:珍珍

3月24日,正值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在兩江新區動步公園裏,多了一個科幻有趣的沉浸式水生態館。市民尤其是小朋友們還可以在裏面體驗逐魚嬉戲、觸屏互動、留影打卡等各類遊戲。

“活力橙”主色調的動步公園,面積約100 畝,綠化覆蓋率達 90%,兩江水生態館便坐落于該公園東側。生態館以北魏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為引,將“兩江水經注”作為主題,用大數據智慧化的手段,三維立體地詮釋在長江與嘉陵江的孕育中,兩江新區結合地域性特點,進行治水、用水、活水及水污染治理歷程及成果,書寫現代版的“水經注”。

image.png

兩江新區動步公園    盤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聯合體單位供圖

走進兩江水生態館,首先看到的是一道長長的時光走廊,通過空間場景動畫、實景畫面講述、沉浸式電影等形式,回顧兩江新區水環境治理的歷程。

image.png

兩江新區水生態館 盤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聯合體單位供圖

“城市水環境治理具有溯源難、設計難、施工難、管控難等一系列難點。我們希望通過對這些治水難點的展示,讓市民更加珍惜環境,明白綠水青山來之不易,在平時的生活中更加愛護珍惜水資源。”兩江新區市政管護中心副主任段力誌表示。

image.png

兩江新區水生態館   盤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聯合體單位供圖

據介紹,近年來,兩江新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按照“治水融城”的思路,大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針對轄區部分河道、水庫污染重、形象差的現實“痛點”,兩江新區啟動三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進一步提高周邊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營造整潔、有序、優美、文明的城市環境,構築綠色生態的景觀走廊。兩江新區先後打造出了跳墩河公園、吳家灣水庫、百林水庫、金山湖等眾多網紅打卡地,成為了市民休閒、親水的“後花園”。

image.png

兩江新區水生態館沉浸式體驗館 盤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聯合體單位供圖

再往裏走,可以看到一塊CAVE幕光影空間,超大螢幕環繞周圍,讓市民身臨其境般地體驗兩江新區各大水庫、湖泊、河流在綜合治理後的優美環境。

image.png

兩江新區水生態館沉浸式體驗館   盤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聯合體單位供圖

在這片光影空間中,市民還可以體驗“逐魚嬉戲”的快樂,通過互動投影燈在地面上營造一片海洋。一群群魚兒穿梭其中,用腳一踩,附近的魚兒立即四散遊開,十分有趣。

繼續往前,可以看到一面互動生態科普墻。“公園常見的水生態修復植物有哪些?”“河流中的水生植物會受到哪些環境因子的影響?”關於生態環境的問題以彈幕的形式在墻面上飄過,市民用手一按,答案立即顯現。

在觸屏互動遊戲中,市民能根據維持水生態平衡的答案提示,選擇“好魚兒”進行投放,捕撈“壞魚兒”,在玩耍中學習了水生態小知識。

小朋友們還可以根據喜好畫一條活靈活現的魚兒,或者在已有的魚兒基礎上進行再創作,這條專屬的魚兒就會出現在大螢幕上了。

在展館尾部位置,市民可以選擇金山湖、百林水庫、豐收水庫等“水韻兩江”美景幕墻“打卡”合影,掃描機器上的二維碼即可在手機中查看。

值得一提的是,展館的二樓建設有智慧水務智慧大廳。該廳設有兩江新區流域智慧管控平臺展示。這個“最強大腦”般的平臺匯集了兩江新區雨量站、河道水位站、視頻監控點等資訊,有效將源、 網、站、廠、河統一集中調度,形成了覆蓋兩江新區流域的監控數據體系,實現雨情、水情、視頻、預警等關鍵資訊的集中展示儲存,推動“治水”升級為“智水”。

“我們希望將水生態館,打造成兩江新區治水歷程的沉浸體驗空間及科普趣味中心,以此來推動市民積極踐行節約用水行為規範,珍惜、珍視每一滴水。”兩江新區城管局副局長易吉林表示。

目前,兩江水生態館已全部建成,即將對外開放。(趙鵬    盤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聯合體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