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倡導文明低碳祭掃 努力實現“平安清明”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3-23 17:04:14 編輯:李柯佑

春風送暖,又逢清明。3月23日,中國網新重慶外宣平臺從重慶市民政局召開的2022年清明節祭掃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今年清明祭掃,重慶市所有祭掃服務機構將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倡導文明祭掃新風,根據承載量,嚴格實行預約、限量、分時、錯峰祭掃,努力實現“平安清明”目標。


image.png
新聞通氣會。郭三多 攝


分類管控保障平安清明

據悉,重慶著力在“十四五”時期建成供給充足、佈局合理、功能齊全、公益惠民、綠色環保的殯葬服務設施體系。利用實時動態監控系統對中心城區25個公墓祭掃人流車流、現場秩序進行實時監測、動態管控。2021年清明節,全市270個安葬(放)機構接待群眾現場祭掃68.1萬人次,同比增長171.3%,疏導車輛14.2萬台次,同比增長184%,未發生安全事故。

2022年清明期間,全市祭掃服務機構將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分類管控。中高風險地區暫停現場祭掃服務,低風險地區有序開展現場祭掃服務。3月26日-27日、4月3日-5日共5天,各祭掃服務機構根據承載量,嚴格實行預約、限量、分時、錯峰祭掃。其餘時間可不預約,正常開放現場祭掃服務,但祭掃服務機構會根據承載量和人流情況實行現場管控,降低祭掃人流密度,減少祭掃現場人員聚集,並動態調整。


image.png
清明祭祀。郭三多 攝


便民服務彰顯特殊關懷

市民政局鼓勵有條件的殯葬服務機構,特別是暫停現場祭掃的殯葬服務機構,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公益祭掃、線上祭掃、代客祭掃、遠端告別等。通過創建祭掃網站、開通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時空信箱”等活動,積極創建“無煙陵園”,為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祭掃服務的同時,引導群眾自覺選擇文明低碳祭掃方式,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封建迷信。此外,還將通過踏青遙祭、經典誦讀、弘揚家教家風和精神傳承等方式緬懷逝者,不斷豐富清明節日內涵,助力鄉村振興和社會文明進步。

各祭掃服務機構還將在祭掃場所入口處設置核驗通道,同時為不同群體特別是老年人設立綠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體祭掃需求。有需求的市民從3月24日起,可通過祭掃服務機構電話、撥打“96000”重慶殯葬服務熱線電話預約或通過“重慶民政”微信公眾號網上預約。

市民政局提醒,群眾在祭掃時,應嚴格按疫情防控和祭掃相關規定,遵從殯葬服務機構引導,盡可能減少參與祭掃人員數量,做到文明安全祭掃。同時,推行“無煙祭掃”,請不要攜帶火種、香燭、紙錢、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到現場祭掃,建議採取“靈牌位祭掃”代替骨灰盒祭掃,以鮮花祭掃、挂黃絲帶等方式代替燒(灑)紙錢、燃放鞭炮。在祭掃結束後,還應仔細檢查四週有無未熄滅的火源,如發現火情,立即拔打119或110,及時撲滅。(郭三多、妙笛/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