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雲陽渠馬鎮以文明為媒 展現鄉村振興新氣象

發佈時間:2022-03-24 17:12:38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李柯佑

近年來,重慶雲陽渠馬鎮以黨建為引領,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動員廣大幹部群眾參與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弘揚了新風正氣,培育了文明家風校風鄉風,展現了鄉村振興文明新氣象,一幅美麗鄉村的壯闊畫卷正在渠馬大地徐徐展開。

image.png
重慶雲陽渠馬鎮。雲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黨建引領 打造廉潔村居基地

村鎮要文明,顏值“塑形”很重要,但更需在氣質上“鑄魂”。廉潔三字經、廉潔榜樣人物、廉潔小故事……走進白嶺村村委會,入目便是白綠相間的廉潔“底色”,寓意其如青蓮般出淤泥而不染。正因為有了“廉”,越來越多的當地老百姓從“不願説”變成了“我要説”,時常來找村幹部談心。

“吳書記,這會兒有空不?”近日,村民騰世榮早早來到白嶺村村委會,找“老熟人”吳少國。對於村里正在開展的人居環境村貌改造,騰世榮好奇:為啥只有公路沿線的房子翻新,而非公路沿線的卻毫無動靜?

作為該村黨支部書記,吳少國毫無官架子,趕緊樂呵呵地將其帶到了“清風驛站”。一番了解交談下來,騰世榮得到了滿意答覆。騰世榮説,之前村裏要搞宜機化改造,部分村民或捨不得自家田地,或對此政策不理解,他也來反映過。後來,村幹部出面解釋協調後,宜機化改造順利推行,如今全程機械化,村民徹底“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

鄉風要淳,幹部先廉。“清風驛站”是渠馬鎮推行“廉潔村居”建設中的一個良好載體,“五臟”雖小,卻有效地將監督力量向村居基層這一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延伸,打破了當地村民和村幹部之間的溝通壁壘,成為了蘊養文明廉潔文化的縮影。

只有不斷強化黨建引領,才能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凝聚黨員群眾的“主心骨”,讓黨員幹部成為促推社會發展的“領頭羊”,讓各界力量成為參與公共治理的“生力軍”。

近年來,渠馬鎮以黨建為引領,狠抓清風廉政,將該鎮白嶺村村委會打造成了一處獨具特色的廉潔村居基地,通過強化村級紀檢監察組織基礎建設,推進標本兼治,並以“一站一院一廣場”為載體,積極探索實踐“三三”工作法,不斷夯實“約談三項”、深化“職責三定”、用好“監管三步”法則,實現了“保證清廉決策、打造清廉財務、涵養清廉村風”,進一步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多措並舉 涵育文明家風校風鄉風

在白嶺村的一處開闊地帶,茂密的樹木掩映著幾棟低矮平房,四週空地種滿了綠油油的農作物,水泥小路的盡頭,一個白色“和”字靜靜地挂于竹墻。誰能想到,這麼一個藏在山窩窩裏的偏僻之地,竟然走出了一名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裡是蔣家灣院子,博導賴家平的老家。如今,白嶺村將這座小院子打造成了一個傳承優良家風家訓的典範,“和睦”“勤勞”“謙遜”“感恩”“思變”等賴家良好家風家訓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同村村民,而這儼然成了白嶺村的一份瑰寶。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該村黨支部副書記葉兵説,村裏將蔣家灣院子打造成一個榜樣,是希望能帶動全村甚至周邊村子的村民向其學習,繼續發揚傳承好的家風家訓家教,更好地推動鄉風文明建設、農民全面發展、農村全面進步。

家風事關一個家庭的建設,而校風學風則直接影響著千千萬萬的祖國花朵。為了更大範圍、更早時間讓孩子們學習傳統文明禮儀,渠馬小學開設了文明禮儀教育課程,由專業老師授課,真真正正把“文明,請從娃娃抓起”落地落實。

該校校長楊興祥介紹,他們主要是抓好課堂教育、活動實踐、學生評價、家校共育四個方面,通過用好課堂主陣地、開展文明主題活動、表彰文明禮儀之星、家庭學校社會同培養,不斷培養學生文明行為習慣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鄉村美,美在環境,更美在鄉風民風。在渠馬鎮文化服務中心,得空的居民便會來到閱覽室閒坐,挑一本感興趣的書籍慢慢細讀,或關於柑橘種植、或關於歷史文化、或關於孩子教育等。在白銀村,每年評比一批文明戶、敬老愛幼模範、助人為樂標兵,並結合政策,倡導“喪事簡辦、喜事新辦、無事不辦”新風氣……

近年來,渠馬鎮以創建文明村鎮為導向,堅持把文明宣傳教育與“我為群眾辦實事”貫穿結合,營造人人參與氛圍,道德新風尚日漸形成。通過一系列精神文明教育,村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轉變,婚喪嫁娶等大操大辦的風氣也得到良好改善,科學、文明、健康逐漸成為村民生活方式的主旋律。

2022年,渠馬鎮獲評“重慶市文明村鎮”。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不斷完善場鎮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整治人居環境,並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引導廣大群眾積極投入到文明實踐中來,樹立人人講文明的新風尚,不斷鞏固提升文明村鎮成果。(劉衝、劉婷/文 雲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