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新舊輪胎剎車距離差距大 保養輪胎四大竅門

發佈時間:2015-08-13 09:11:27  來源:車神榜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建鵬

  輪胎的健康問題經常很容易被車主忽略,而車輛在行駛時所做的加速、剎車、變線等動作,最終都必須通過輪胎來完成,因此輪胎關乎著汽車的性能和安全。據實測,老車胎與新車胎的剎車距離最多相差了9.8米!

  到底新舊輪胎在不同路況測試下的表現會有什麼差異?

  5年車胎“面子薄”

  長年累月的用車過程中,車漆能修補、皮革能保養、機械能保修……唯獨永遠裸露在外的車輪飽經風霜,如果開了三四萬公里還聲稱自己的輪胎光亮如新的人,不用想,那基本是在吹牛。

  記者找來一輛好幾年都沒有更換過輪胎的車輛,這輛車上的輪胎使用了5年時間,已經跑了9萬多公里。以一年2萬公里計算,輪胎還算在正常使用範圍內。雖然胎側沒有明顯傷痕,但胎面早已沒了當年黝黑的光澤,已幾近“光頭”,原本深深的胎紋已經幾乎消磨殆盡,甚至部分胎面達到了警戒標準。

  使用了5年的老車胎,表面胎紋已幾乎消磨殆盡,這會導致剎車距離變得更長。

  病症:打滑

  輪胎磨損嚴重最直觀的病症就是—打滑。

  越測小組針對這套跑了9萬公里的舊胎和一套全新的輪胎進行了一番對比測試。在時速100km/h的情況下進行緊急制動,新舊輪胎在乾濕路面的剎車距離竟相差了7-10米!

  對於現場的驚險瞬間仍記憶猶新,在測試中,均採用“大油門啟動”的方式駕駛,尤其是在做濕滑路面測試時,一腳油門到底,舊胎因缺乏足夠的抓地力,出現明顯的左右擺動。要不是記者牢牢抓住方向盤,很難穩住車輛的方向。在每一次繞樁過程中,車尾都會向跑道外側側滑,前輪也無法表現出清晰的走向軌跡。

  如果車胎表面磨損得厲害,會讓汽車在行駛時更難控制。

  當車輛更換新胎後,一切開始改變。因為新胎在抓地力和排水性能的大幅提升,最終的數據是格外喜人的,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同樣的測試項目,記者用更苛刻的駕駛方式依然能順利通過。

  換完新胎,異響消失

  據本次實驗車的車主説,該車行駛到5萬公里左右時,低速狀態下總會聽到“咕隆咕隆”的聲音。車主本以為是車輛軸承存在問題,但經過4S店專業維修人員的檢查,卻一直未找到原因。但此次在實驗中換上新胎後,異響也沒了。

  資深輪胎技師表示,由於該車長時間沒有做四輪定位,四條輪胎都已屬於超負荷、超期服役狀態,甚至個別輪胎已經出現少許變形。高低不等的胎面是導致異響的罪魁禍首。

  病症:鬧騰

  不同的車胎有不同的特點,有些靜音效果好,有些則更耐磨。不同的特性最明顯的體現就在胎噪上。

  本次實驗車原裝輪胎屬於堅固、耐磨的一類,胎噪聲音基本正常。測試中,關閉車窗、音響及空調,行駛時的最高噪音一度達到76.5分貝。在更換了四條新胎後,行駛噪音降低到67.3分貝。

  輪胎保養建議

  1.保證胎壓正常。至少每個月檢查一次輪胎在冷卻狀態下的胎壓,該氣壓數值以車輛製造商所建議的參數為準。

  2.避免撞擊。輪胎在遭遇坑洞、臺階的尖銳物撞擊時可能導致胎內鐵絲折斷,輕則鼓包、泄氣,重則爆胎。另外,出現鼓包和側壁裂痕的輪胎不建議繼續使用,且不具備修復能力。

  3.及時定位、換位。如發現輪胎有偏磨或車輛抖動的情況,需檢測輪胎定位;建議每10000公里時到專業維修站對輪胎進行換位。

  4.注意使用環境。輪胎在行駛、停車和的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和油性、酸性、碳氫化合物等化學物質接觸,並建議將車輛停在陰涼處避免輪胎過早老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