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能源汽車補貼將轉向核心技術 或將面臨新洗牌
近日,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先後發佈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引發業內關注和討論。而財政部官員也透露,近期將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有所調整。專家表示,補貼減少、準入門檻提高是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告別“野蠻生長”,迎來一輪優勝劣汰的洗牌。
産銷均為全球第一
“由於綠色、環保的要求,汽車電動化不論在國內還是全世界,都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近年來,國家的補貼政策促進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新能源車的數量大幅增加,技術上也有了很大進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電機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蔡蔚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
數據顯示,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汽車産銷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從2009年以前的不足500輛發展到2015年的35萬輛。2016年1-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産21.5萬輛,銷售20.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9.8%和122.8%。預計到2020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500萬輛。
“但是補貼政策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蔡蔚直言,“我們目前的補貼包括中央政府補貼和地方政府補貼。中央政府的補貼是普惠性的,只要是新能源車就給補貼,這導致大量企業一哄而上,容易出現粗製濫造。而地方政府的補貼則常常伴隨著地方保護主義。”
由於補貼政策激勵和準入門檻較低,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産生不少問題,比如重復建設、低品質、同質化産品現象嚴重,甚至出現了企業騙補的情況。
“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隨著産量增加、成本降低,補貼有一個退坡的機制,行業政策也需進行相應的調整。”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趙英對本報表示。
政策更趨成熟健全
8月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12日,工信部發佈《新能源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規定(修訂徵求意見稿)》。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兩個文件是政策層科學管理汽車市場的信號,一邊提高新能源車的準入門檻,一邊推動碳配額的市場化交易,旨在建立更成熟、更健全的産業頂層制度。
“新的準入規則對企業的要求提高了,比如要求企業有比較強的開發能力,能夠對全部産品進行全生命週期的監控,而且取消了自製底盤改裝類生産企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分析説。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準入門檻的提高,預計兩年內達到條件的新增整車企業為10家左右,兩年後現有119家整車企業約有2/3的企業可達到條件。
“新政策將對那些沒有核心技術也想進入的企業進行抑制,防止一擁而上或者騙補行為的發生,有利於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趙英説。
補貼轉向核心技術
事實上,根據此前公佈的政策,自2017年起,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將進入退坡階段。在8月21日舉行的“2016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夏季論壇”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近期還會進行調整,從普惠制向促進技術創新轉變。
“普惠制的補貼一方面是財政壓力太大,另一方面是不利於市場的優勝劣汰。”蔡蔚表示,“補貼應該用於支援優質産品和高精尖技術的研發,比如對電機、電池等核心技術可以大力補貼,因為這些技術能夠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在蔡蔚看來,發改委推進碳配額交易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隨著補貼的減少,新能源汽車生産企業可以通過碳交易的收入來獲得補償。相比財政補貼,這種市場化的方式更能倒逼企業進行技術創新。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認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又較早地把新能源汽車上升到國家戰略,這為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創造了條件。“補貼導向將讓位於市場導向,讓位於創新導向。優勝劣汰作用將被強化,真正能站住腳的,將是那些具有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品牌效應的企業。”陳清泰説。
(責任編輯:李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