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十三五”之後汽車業迎來最佳發展機遇期

發佈時間:2016-06-12 09:20:18  來源:中國汽車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5月26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佈了最新中國汽車工業三十強榜單,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在發佈會上表示,制約 汽車業增長的因素有望在“十三五”時期通過科學發展緩解,因此,“十三五”有可能成為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最好的時期。

  對此,中汽協副秘書長葉盛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贊同,他坦言,“十三五”期間我國汽車業仍面臨諸多困難,但 由於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引領以及《中國製造2025》的落地等利好因素,“十三五”時期無疑是我國汽車産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而在這之前,在2016 北京車展期間召開的中國汽車論壇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弗裏曼經濟學講席教授李稻葵也直言,“十三五”將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最好時期。

  -外部環境基本面向好

  “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較大。雖然目前中國經濟處在U形調整的底部,增速有所放緩,但基本面依然利好。”李稻葵 説。在他看來,我國每人平均GDP僅為經濟發達國家的1/5,發展空間巨大。最重要的是,被他戲稱為經濟向上發展的“三好條件”我國無一不滿足。第一,我國政 治環境穩定,政府支援市場經濟穩健發展;第二,人力資源環境不斷改善;第三,我國保持對外開放的良好態勢。因此,李稻葵的結論是,未來5年我國經濟增長平 均速度應接近7%,甚至更高。且經濟結構將出現革命性、根本性變化。葉盛基也認為,中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 件沒有發生變化,這一切都將成為我國汽車工業“十三五”期間向上發展的最基本動力。

  此外,從國內汽車消費市場需求來看,目前我國汽車千人擁有量超過100輛,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葉盛基指出,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保持較高水準,加上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消費結構升級過程中,汽車作為高檔消費的帶動作用依 然存在。董揚也認為,“十三五”期間,住行將成為人民消費增長的主要領域,因此,汽車産品是擴大內需的主力,我國汽車消費市場依然潛力巨大。

  從全球經濟發展態勢來看,雖然新興經濟體汽車市場仍處於下滑階段,但發達經濟體汽車市場經歷深度調整後,已呈 現復蘇跡象。據了解,2014年和2015年美國車市銷量已經基本恢復至經濟危機前的水準,重新進入汽車産銷高位運作的發展階段。葉盛基説,相信在以美國 為主的發達經濟體帶領下,未來全球經濟發展將緩步復蘇,從而為我國汽車行業發展帶來良好的外部環境。

  除全球經濟的緩步復蘇外,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也將為中國汽車産業“走出去”提供更好的外在條件。董揚判斷,“十三五”期間,以海外建廠生産為主要形式的國際産能合作,必將成為中國汽車産業的一大亮點。

  -管理體制改革注入強心劑

  判斷“十三五”時期是不是汽車産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不能簡單地以發展速度來定斷,管理體制改革和産業結構優化更為重要。

  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中央政府部門共頒布有關汽車行業法律、法規和政策168項,其中涉及投資管理 方面的內容有21項,涉及環保、節能法規的共有41項,涉及新能源汽車的共有33項,涉及企業、産品管理的共有24項。葉盛基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 將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從而為汽車行業的改革發展注入強心劑。

  董揚此前也強調,我國汽車産業政策環境將發生三個方面的有利變化。第一,隨著政府部門的改革推進,多頭管理、 冗余管理的狀況必將有重大改善,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必將進一步加強;第二,法制化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隨著産品準入的事中事後監管加強和保護消費者權益法 律法規的完善及細化,“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風氣有望得到糾正;第三,汽車産品的生産和使用環節的稅費政策、法規將有重大改進, 鼓勵節能減排、鼓勵汽車合理使用和消費的作用將大大增強。

  另外,國有汽車企業在“十三五”期間改革提速也值得期待,屆時我國將形成一批具有優勢的汽車大企業。根據國務 院要求,我國汽車國有企業有望到2020年在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更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産管 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國有資本局部結構更加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善於經營、充滿活力的優秀企業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 際競爭力的國有骨幹企業”將成為我國汽車産業在“十三五”期間的重要目標,由此提升我國汽車國有企業的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技術升級推動産業進步

  管理體制改革的同時,産業結構也在優化升級。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汽車産業增速放緩等給汽車産業發展帶來了新的任務,因此,“十三五”時期也成為産業結構優化、技術升級的關鍵時期,而這于産業來説,意義更大。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汽車企業在技術領域一直處於追趕國外先進水準的狀態,但今天已有所不同。過去我們 的追趕是穿過先進者揚起的塵土;如今我們已經趕到前線,即將進入技術前沿的攻關。” 董揚對自主品牌在“十三五”時期的技術進步充滿信心。李稻葵也強調,未來5年,中國汽車産業的重點工作將是向高端化發展。可以預見,“十三五”時期,自主 品牌將會誕生更多技術先進、品質過硬的高端産品。

  雖然董揚也承認,我國自主品牌在“十三五”期間將繼續受到來自合資汽車品牌的壓力,但他也表示,“十二五”期 間,我國自主品牌已經穩健發展,呈現欣欣向榮態勢,我國優勢自主汽車品牌的實力遠非昔日可比,不斷增強的技術水準和産品品質已能與合資品牌一較高下。並 且,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日趨成熟,消費者對外國品牌的盲目熱衷度不斷降低,對中國品牌的認可度將會得到大幅提升。在他看來,自主品牌有望在“十三五”期間一 路高歌,迅猛發展。

  除了自主品牌自身實力的增強,産業間的技術融合也將會給汽車産業帶來革命性變化。隨著資訊技術、製造技術、能源技術、材料技術交叉融合、深度滲透的技術創新局面逐步形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也為我國汽車産業的做大做強提供了機遇。

  首先,在圍繞“安全、環保、節能”的主旋律下,電動汽車相比傳統汽車的優勢正在逐步凸顯。董揚認為,經過十幾 年的努力,我國已建成“三縱三橫”的技術體系,明顯縮小了與先進國家技術水準的差距。而政府對産業發展的重視則加快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通過制定 國家級戰略和完整的政策支援體系,我國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在企業層面,為攻克技術難點,企業間和産業間正在展開前所未有的合作。 綜合這些優勢,董揚預測,“十三五”期間,我國很可能在電動汽車方面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其次,隨著通信技術、大數據應用、智慧終端等資訊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與製造業、服務業的快速融合,智慧化不 僅體現在汽車設計、製造領域,智慧交通和車聯網已經成為解決交通安全、能源、環境和效率等問題的發展方向。董揚提出,在智慧網聯汽車領域,雖然我國汽車行 業基礎較差、起步偏晚,但我們擁有兩方面的獨特優勢,一是網際網路優勢;二是中國消費者對智慧産品的偏好優勢,只要將這兩個優勢運用得當,“十三五”期間我 國汽車業將在該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